1樓:匿名使用者
秉節持重 保持節操,謹慎穩重。
出處:《後漢書·伏湛傳》:「[伏湛]遭時反覆,不離兵兇,秉節持重,有不可奪之志。」
不撓不折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操剛正,意志堅強。
出處: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髮衝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潔 才智高超,操行純潔。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
蒼松翠柏 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出處:清·蕭執中《勉縣定軍山武侯墓楹聯》:「古石幽香名士骨;蒼松翠柏老臣心。」
出塵不染 比喻身處汙濁的環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操。
出處: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大節不奪 大節:臨難不苟的節操;奪:喪失。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志向。
出處:《論語·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蹈節死義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操,以身殉義。
出處:《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響;光:通「廣」。指道德高,影響便深遠。
出處:《穀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節奉公 磨礪名節,奉行公事。
出處:《明史·周延傳》:「延顏面寒峭,砥節奉公。權臣用事,政以賄成,延未嘗有染。」《明史·梁材傳》:「砥節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節厲行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勵行」。
出處:漢·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節厲行,直道正辭。」
砥節礪行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勵行」。
出處:王闓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 」
砥礪風節 磨鍊品格、節操。
出處:《元史·魏初傳》:「請自今監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歲,各舉一人自代。所舉不當,有罰。不惟砥礪風節,亦可為國得人。」
砥身礪行 猶言砥節礪行。指磨礪操守和品行。
出處:《梁書·儒林傳序》:「建國君民,立教為首,砥身礪行,由乎經術。」
風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出處: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逢時遇節 時:季節;節:節氣。遇到四季節令。指過年過節的時候。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方才老爹說的,他是個告命夫人,到家請會畫的替他追個像,把鳳冠補服畫起來,逢時遇節,供在家裡。」
高風亮節 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堅貞的節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後集》卷一:「餘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高節清風 高節:高尚的氣節;清風:清廉的作風。氣節高尚,作風清廉。比喻人品高潔。
出處:明·孫明儒《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高節清風今已矣,英雄須識時宜。」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出處:《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積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
出處:《南史·齊江夏王鋒傳》:「常忽忽不樂,著《修柏賦》以見志,曰:『……衝風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
箕山之節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
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
『……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
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
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堅貞不屈 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出處:《荀子·法行》:「堅強而不屈,義也。」《後漢書·王龔傳》:「王公束脩厲節,敦樂爇文,不求苟得,不為苟行,但以堅貞之操,違俗失眾,橫為讒佞所構毀。」
堅貞不渝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
出處:徐遲《牡丹》:「她們不屈不撓、堅貞不渝,任何考驗不足以動搖她們。」
竭誠盡節 竭:盡。誠:忠誠。節:節操。表現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操。
金石不渝 像金石一樣不可改變。形容堅守盟約、節操等。
盡誠竭節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磊落光明 襟懷坦白,光明正大。
出處:《明史·王恕馬文公升劉大夏傳讚》:「綢繆庶務,數進讜言,跡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剛言鯁亮,有古大臣節概。」
寧死不辱 寧願被處死也不肯受辱。
清風峻節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出處: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為一時所畏。」
清風亮節 比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清身潔己 指保持自身節操,身體力行。
仁人志士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守節不移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亦作「守節不回」。
四時八節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氣。
出處:唐·馬總《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為四時八節以紀育人。」唐·杜甫《短歌行贈四兄》詩:「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松筠之節 松與竹材質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比喻堅貞的節操。筠,竹。
歲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完名全節 指名節得以保全。
飲泉清節 指廉正清白的節操。
出處:《晉書·良吏傳·吳隱之》載:隆安中,吳為廣州刺史,經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
『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抵任後,吳「清操逾厲」。
英風亮節 高尚的風格和節操。
出處:毛錡《悼念***總理》詩:「可欽可敬的***,英風亮節堪師表。」
仗節死義 指堅守節操,為正義而死。
出處: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節死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貞風亮節 猶言高風亮節。
出處: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銘》:「高明遠德,系軌於時;貞風亮節,流聲累葉。」
貞高絕俗 高尚堅貞的節操超出普通人。
貞鬆勁柏 以松柏的堅貞勁直,比喻人的高尚節操。
出處:金元好問《題石裕卿郎中所居四詠·雪岩》:「貞鬆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至誠高節 至:最。最忠誠,最高尚的節操。形容人品高尚。
出處:《魏書·儒林傳·徐遵明傳》:「至誠高節,堙沒無聞,朝野人士,相與嗟悼。」
不為五斗公尺折腰 五斗公尺: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出處:《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公尺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出處:《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描寫「二十四節氣」的詞語有哪些?
2樓:飯前喝湯好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它是依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時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向前15度為乙個節氣;圍繞一圈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由於太陽在黃道上每天移動的快慢不均勻,冬至前後移動快些,夏至前後移動慢些,古人便創造了「定氣法」來規定節氣的具體日期。「定氣法」使春分、秋分一定排在晝夜平分這一天,將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分作二十四段,分配在陰曆十二個月裡,每月月首稱為「節氣」,有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12個節氣;月中稱為「中氣」,有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12個節氣。這二十四個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轉化。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我國是最早的農耕發達國家之一,先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十分重視天時的作用。《韓非子》中說道:「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
」北魏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也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天時對農業生產起著重要的作用。 那麼,「天」是什麼呢?
按現代的說法,「天」指的是宇宙和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大氣層中出現的種種氣象現象,陰晴冷暖、雨雪風霜,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 比如,今年五穀豐收,我們說「老天爺幫了忙」;要是減產歉收,我們就說「老天不開眼」。
從農業生產角度看,「天」指的是氣象條件,說得確切些,指的是農業生產的氣象條件。天時的「時」,農業活動的「時」,不是簡單地指時間歷程,它要求能反映出農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詳情]
二十四節氣的傳說
關於二十四節氣,各地有很多民間傳說,其中乙個傳說講述了這樣乙個故事: 從前,有乙個浪子,家中頗為富有。可這浪子不知時令節氣,不好好種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把父親留下來的乙份祖業吃光了,後來只好向親戚借貸。
時間長了,親戚都不理他了。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當,把舅舅僅有的幾件衣服也當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錢一點的棉襖了。 正月初一這一天,浪子名為上門給舅舅拜年,實際上就是為了借這件棉襖。
一看舅舅把棉襖穿在身上,天氣又是那樣的冷,也沒好意思開口讓舅舅把這件棉襖脫下來。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這些時可能不會穿棉襖了,於是來到舅舅家。
舅舅一聽說他要借棉襖,就說:「二月二十八,凍死雞和鴨。」浪子一聽,沒 [二十四節氣的傳說詳情]
二十四節氣歌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 連。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上半年是
六、廿一,下半年逢
八、廿三。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九月白露 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這就是盡唱農時節令的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曆法的乙個重要內容,在戰國時已經齊備,它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等份,平均十五天稍微過一點設乙個節氣,它反映了太陽一年在 黃道上運動的24個特定的位置,所以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一 [二十四節氣歌詳情]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是中國的獨創,是我國寶貴的農業遺產。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對農業生產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早在2023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用直立的竿子觀測日影,定出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
古代還用北斗星定節氣,黃昏時斗柄指東為春分,指南為夏至,指西為秋分,指北為冬至。到2023年前的秦漢時代,二十四節氣的發明已臻完善。 二十四節氣在有些建築上也有顯示。
北京天壇是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祈年毆是世界建築史上最完美的古代建築珍品之—『,祈年殿與節氣也有聯絡。祈年殿高38公尺,直徑30公尺,殿的結構上沒有一磚一瓦、一鐵一釘,完全是木質結構,都以榫(sfin音筍)卯相扣。
殿內12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詳情]
二十四節氣諺語
諺語是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流傳於民間易講、易記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話。它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日常生活積累的機智**悟,一是對生產勞動經驗的規律性總結。
兩者都來自於民間,來自於勞動人民生產生活中的即興發揮。而這些智慧型的火花,又通過民眾的加工與完善,以通俗化、幽默化、『直白化的,口語形式,在民間交口相傳,代代相承。 二十四節氣民間諺語是勞動人民長期生產實踐的活動總結,將這些實踐經驗變成諺語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形式。
立春落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立春之日雨淋琳。
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驚蟄有雨並閃雷。
麥積場中如土堆。 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白 [二十四節氣諺語詳情]
參考資料
24節氣網:http://****24jq.***/
價值用什麼詞來修飾,價值一詞用什麼詞來修飾
價值連城 ji zh li n ch ng 基本釋義 連城 連在一起的許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貴重。出 處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惠文王時 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聞之 使人遺 w i 趙王書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其近義詞和反義詞都有形容價值的 近義詞 無價之寶 價值千金 反義詞 一錢不值 價值一詞用什麼詞...
概念用什麼詞來修飾,選擇一詞可用什麼詞來修飾
形容詞是不能夠修飾動詞的。所謂的形容詞是指 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狀 性質或特徵的。而副詞指的是 用來修是動詞 形容詞或其他副詞,表示動作 行為的性質或特徵的。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修飾動詞只能用副詞,而不能用形容詞。要掌握他們的用法,首先從其基本概念入手,看他們修飾的那個詞的詞性來決...
用什麼詞修飾燈光,燈光用什麼詞修飾
光彩溢目 gu ng c i y m 猶光彩奪 目。形容鮮豔耀眼。黯淡無光 n d n w gu ng 黯淡 同 暗淡 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光彩奪目 gu ng c i du m 光彩極為鮮明,令人眼花繚亂 光輝燦爛 gu ng hu c n l n 色彩光亮耀眼。明光爍亮 m ng gu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