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知人者」,知於外;「自知者」,明於道。
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明者,知己知人,內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於後天,**於外部世界,是對表面現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明,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于道。
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者」,憑藉的是自我個體的蠻力;「自勝者」,憑藉的是堅強的意志。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穫大道、戰勝一切的力量源泉。
只有「自勝者」,才是真正的強者。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的人,是與道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實愉快的現實生活,自然感到滿足。相反,那些失卻了心靈的人,內心是空蕩、迷茫的,只能把心思寄託於外在的個人名利上。然而,沒有心靈作依託的慾望,是永遠不會滿足的,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有著堅強意志的人,並不是為了自我名利而拼搏的人,而是心存大道、甘守真樸、無執無失、豪情滿懷的人。這樣的人,人生必然是歡快、幸福的。正如**所說:
有聖靈和你相伴,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是心靈之所即大道。人生的目的,無不是為了幸福、健康、長壽。人們追求幸福、健康、長壽,卻忽視了心靈的自由,反而導致生命早夭。
那些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終關懷的是內在的心靈,是以有形養「無形」,而不是以有形養有形,因此卻獲得了相對長久的生命。更有那些一生為了人民的人,雖肉體死亡了,但是他們的英靈永存,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長壽的人,因為他們的英靈是屬於人民的,人民永存,他們的英靈永存。
本章是老子對有道者的高度讚揚。指出人生當自知、自勝、自強。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天地之志,並與世長存。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三 章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勝 人 者 有 力 , 自 勝 者 強 。
知 足 者 富 。
強 行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亡 者 壽 。
知人者智。
注:只知他人之是非黑白而不知自己,這是凡人的普通知識。。。。。。。。。。。。。。。。。。
自知者明。
注:能知道到自己所行之缺點才是真正明理之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勝人者有力。
注:能夠勝過他人的人就是有智力的人。
勝己者強。
注:能克復其私謂勝己,故能克復其私之人者才是真正自強的人。
知足者富。
注:能明白真理,滿足不貪的人即算富有了。
強行者有志。
注:能夠自強向大道去推行的人,就是真正有志氣的人。
不失其所者久。
注:沒有失去那個地方的(本來面目止善之地)這種人就可長久了。
死而不亡者壽。
注:人之假體色身沒有了,但是他的名譽永留人間,性靈歸根,超
生了死,此謂之壽。
了解別人是智慧型,了解自己是聖明。
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己才是強大。
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堅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佔有而不喪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記的人才是長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得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理解:知道別人的優缺點,懂得什麼地方用什麼人,甚至還懂得利用別人的潛意識來控制別人,這樣的人,只能說他是有計謀。
知道別人的優缺點,還能知道自己的行為模式、說話特點、脾氣秉性等等,這樣的人和別人交往懂得相互體諒,這才是有智慧型。
總是愛和別人比,總是把別人比下去,就以為自己很厲害,就自以為了不起。其實戰勝別人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你比那個人在某個方面懂得更多、力量更大而已。
真正的強者不和別人比,他們只會不斷克服自己、不斷超越自身極限。這樣的人才會越來越強,這才是真正的強大。
知道滿足的人,懂得合理利用資源,不會貪慾無厭,懂得適可而止,所以他們會通過努力獲得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而不會有非分之念,這樣的人內心富足。
明知道有困難被白眼,但還是要厚著臉皮迎難而上的人,進去心強大,敢於挑戰自己、敢於挑戰未知的風險,說明他給自己訂立了巨集大的志向。
終生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而踐行,不拋棄不放棄,卻過著簡單的生活,為了超越自己原有的成績,一輩子都在努力、都在奉獻的人,這種人讓人敬仰,人們會長久的記住他的品格和功績。
為了理想為了人民為了勝利,而不畏自身困境而勇於獻身的人,他們的精神不滅,永存於世!
注意:呼應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六章。
註釋:知,知識、知曉。智,計謀、智謀。明,智慧型。
力,體力、力氣。志,長遠而大的打算、志向。壽,長壽。
譯文:認識別人是智謀,認識自己是智慧型。
戰勝別人是有力,戰勝自己是強大。
知道滿足的人富有,頑強前進的人有志向。
不失所追隨的人長久,身死而精神不滅的人長壽。
3樓:課文你來說
一、句子出處
語出《道德經》第33章: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二、句子解析
1、句子解釋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善於了解別人的人是明智的,善於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型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只要有力量就可以了,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強大的。
知足的人才能富有,努力不懈的人才最有志向。不喪失根基的人才能長久,身死而不朽的人才最長壽。
2、句子的啟示
老子這段話告訴我們,要追求幸福的人生,我們必須做到四點。
(1)要有自知之明
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其實就是乙個「人生定位」的問題。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須換乙個角度看自己。
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座標進行準確定位。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就是進步的開始。
(2)要堅持不懈
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真正的強者,不在於敢向別人挑戰,更在於能向自己挑戰!凡是能夠說服自己,超越自己,征服自己的人,就具備了足夠的力量來征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挫折和不幸。
(3)要知足常樂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無可厚非。貴在自我滿足才是富有的。擁有大量財富的人不一定能覺得富足,只有能夠知足而淡泊財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
要做到知足者常樂,就一定要經常審視自己,時刻保持一種豁達樂觀的積極心境消除一切不合實際的物慾,排除那些不合理的**,抵禦那些想入非非的雜念。
(4)要有良好的心態
人總有一天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金錢散盡,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只有精神長存世間。所以人生要時時關注心靈的成長,讓思想和精神永恆。我們無法把握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掌握他的寬度;但是我們無法延伸生命的廣度,但可以發掘生命的厚度。
4樓:匿名使用者
能夠了解人性人心者才算是智者,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能夠了解世事人心者才能智慧型處事,然而只有了解自身的優劣者才能真正學會做人。知道自己的長短,才能在為人處事的時候不亢不卑,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
「知人者智」是洞察於外,而「知人者明」就是明心見性了,佛說明心見性,可見真我,謂之「佛」。若前者是智慧型,後者則是大智慧型了。
——————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這兩句話其實是和前面兩句呼應的,戰勝別人靠的是「力」這個力不僅僅是武力,還有智力,只有世事洞明洞察人心,才能常勝不敗,不過戰勝別人需要的是「力」,能夠證明的獲得和證明的也只是「力」,就算你獨孤求敗,但最多也就能為你賺取財力、權力而已。你終究戰勝不了自己,因為戰勝自己,你首先就必須要了解自己,能夠明心見性,能夠有大智慧型,同時還要有大毅力。
乙個人有大智慧型還有大毅力,這樣的人難道不才是真正的強大嗎?
而乙個人有了大智慧型,明心見性之後,所面對的人生無非就是兩種選擇,出世或者入世。
出世容易入世難。
對於乙個有大智慧型和大毅力的人來說,安貧樂道,做乙個隱士,雖然生活可能清苦,卻可以做到內心平安喜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而出世對於一些普通人來說,可能是代表著醉生夢死,紙醉金迷,但對於乙個有大智慧型的人來說,自然之道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磨礪,他們甚至會腐蝕自己,讓自己迷失,墮落。更不要說時間的那些人心險阻,那些煩惱世俗。
如果明白這一切依然還要堅持走出去,要去擔當世事,那麼必然是他心中有大理想大抱負。
太史公曾說:「捨我其誰」
地藏菩薩有云:「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兩位都是有大智慧型的人,他們未必不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未必不知道只要放下心中的抱負和擔子,就可以不必面對那些人生的苦痛,就可以找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住下來
可以喂馬劈柴周遊世界,可以希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安享晚年,平安喜樂。
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做,除了他們有擔當,有使命感之外,還因為他們的人生中有更高的追求。
詩人海子說:
從明天起, 做乙個幸福的人
喂馬, 劈柴, 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和每乙個親人通訊
……他知道這樣活著容易,但是他終究沒有成為這樣的人。
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們的內心不允許他們成為那樣的人。
所以他們死了,但是他們還活在我們心中。
古人云不朽有三:立功、立德、立言!!
5樓:月醉瀟湘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善於了解別人的人是明智的,善於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最智慧型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只要有力量就可以了,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最強大的。
知足的人才能富有,努力不懈的人才最有志向。不喪失根基的人才能長久,身死而不朽的人才最長壽。
老子這段話告訴我們,要追求幸福的人生,我們必須做到四點
一是要有自知之明,常言道: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其實就是乙個「人生定位」的問題。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須換乙個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觀的審視自己,如同照鏡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點,更要覺察自身的瑕疵。
包括對自己的學識能力、人格品質等進行自我評判,切忌孤芳自賞、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斷完善自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須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座標進行準確定位。當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時,也就是進步的開始。
二是要戰勝自己。在大多數人眼裡,成功就是戰勝別人,超越別人,凡事都要比別人強。在平時,我們崇拜羨慕的是乙個又乙個戰勝別人的強者。
然而,**一下他們成功背後的付出,我們就會發現,他們都是首先戰勝了自己,才取得成功的。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戰勝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真正的強者,不在於敢向別人挑戰,更在於能向自己挑戰!凡是能夠說服自己,超越自己,征服自己的人,就具備了足夠的力量來征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挫折和不幸。
「艱苦困苦,玉汝以成!」讓我們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堅定不移的信念,戰勝自己,勇往直前,無畏無懼!
三是要知足常樂。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無可厚非。貴在自我滿足才是富有的。
擁有大量財富的人不一定能覺得富足,只有能夠知足而淡泊財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要做到知足者常樂,就一定要經常審視自己,時刻保持一種豁達樂觀的積極心境消除一切不合實際的物慾,排除那些不合理的**,抵禦那些想入非非的雜念。
四是要關注心靈成長。著名作家臧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人總有一天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金錢散盡,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只有精神長存世間。所以人生要時時關注心靈的成長,讓思想和精神永恆。我們無法把握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掌握他的寬度;但是我們無法延伸生命的廣度,但可以發掘生命的厚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了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型的,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的.告訴我們既要清楚地了解別人,也要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句話說明了什麼道理?了解別人是智慧型,了解自己是聖明。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己才是強大。說明戰勝別人容易,戰勝自己難,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人最難了解的是自己,...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知人不懼,知心堪御是什麼意思
知人者智,自知者 明。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靈之明。知人者 知於外 自知者 明於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 明者,知己知人,內外皆明。智是顯意識,形成於後天,於外部世界,是對表面現象的理解和認識,具有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 明,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客觀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見,必返求于道...
懂人者話談心,知人者談真心
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4 人的能量 思想 行動速度的平方。5 勵志是給人快樂,激勵是給人痛苦。6 成功者絕不給自己軟弱的藉口。7 你只有一定要,才一定會得到。8 決心是成功的開始。9 當你沒有藉口的那一刻,就 說話要用腦子,敏於事,慎於言,話多無益,很多事成在嘴,敗也在嘴,所以最好把好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