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傳國璽或傳國玉璽,為中國古代皇帝信物。相傳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獲得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非和氏璧),將其琢為傳國玉璽,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後為歷代王朝正統的象徵。
2樓:地下有貨
這八個字是秦朝傳國玉璽上的印文,據史書記載,當時玉璽上刻的是鳥蟲篆,不是小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篆文寫法
3樓:匿名使用者
寫法如下:
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篆書,廣義包括隸書以前的所有書體以及延屬,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國古文、小篆、繆篆、疊篆等等;狹義主要指大篆和小篆。篆書變體,極為繁夥。
擴充套件資料
小篆:篆書之一,與大篆對稱。亦稱秦篆,意指秦始皇統一天下文字而命李斯所製也。
小篆筆劃圓轉流暢,較大篆整齊。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臺》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陽冰、五代徐鍇與清代的鄧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大篆:大篆,從漢代以來,一般人都認為是周宣王(西元前827年)時太史籀所造。古文或異者,也就是太史籀就古文加以增損而成,故大篆又稱為「籀文」。
因此後人都認為大篆是古文之後的一種形體了。
大篆字型,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4樓:好快樂的小豬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篆文寫法:
延伸:「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踪影,令人扼腕嘆息。
5樓:華容道長
看看這個吧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中國歷代傳國玉璽刻的字,找傳國玉璽的**看
傳國玉璽銘文是什麼字型
7樓:匿名使用者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傳國寶,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的玉璽,為秦始皇所作,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李斯所寫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璽貫穿中國歷史長達1500多年,忽隱忽現,秦以後歷代帝王爭以得璽為符應。確為天下所共傳寶,國之重器。
說起傳國璽就要提到和氏璧。
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給厲王。王使玉工辨識,說是石頭,以欺君罪斷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又獻玉,仍以欺君罪再斷右足。
西元前690年,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於荊山下。文王派人問他,他說:「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
」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將和氏璧賞賜於他。不久,昭陽在水淵畔宴賓客賞壁,是時有人雲淵中有大魚,眾人離室至淵邊,回席後發現和氏璧失蹤,懷疑為門人張儀所竊,拘張儀遍審無果。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君十年,拜為秦相,遊說諸國服從秦國,以使節入楚,瓦解齊楚聯盟。
後楚敗,秦取楚漢中之地。
戰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纓賢處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得知,「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壁」,其時秦強趙弱,惠文王恐給了壁得不到城,藺相如自願奉壁前往。至秦國,獻壁後,見秦王無意償城,當廷力爭,設法取回原壁,送回趙國。
西元前228年,秦王嬴政破趙,得和氏璧。
嬴政一統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咸陽玉工孫壽將和氏璧磨平,雕琢為璽,即為傳國璽。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始皇帝過洞庭湖口,時風浪驟起,龍舟將傾,帝將璽拋入湖中,祈神鎮浪,傳國璽就此第一次失蹤。
,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將此傳國璽奉上。
西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率軍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于軹道,奉上始皇璽。秦亡,劉邦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一記為「漢傳國寶」。
西漢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未立,璽藏於長樂宮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處。王莽派其弟舜前去索要,太后大罵:「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
」,無奈,擲璽於地,摔壞一角,王莽令工匠用**補上。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敗被殺,校尉公賓就得傳國璽,趕至宛,獻於漢更始帝劉玄。
公元25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東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北宮避難,玉璽失蹤。
獻帝時,董卓作亂。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長沙太守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于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孫堅妻,奪璽。
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漢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
公元220年,獻帝延康元年冬十月乙卯,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同樣篡權,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
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冉閔殺後趙皇帝石鑑,得傳國璽,建立冉魏政權;不久,前燕慕容俊滅冉魏,宣稱已獲傳國璽,改元「元璽」,實際上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時,傳國璽在冉閔部將蔣幹手中,被東晉征西將軍謝尚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給晉穆帝,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
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為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
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陳朝滅亡,隋一統中國,傳國璽入了隋宮。
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殺於江都,蕭後與遺腹子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號為隋王。五月,恭帝楊侑禪位,李淵稱帝,是為唐高祖,改國號唐,隋亡。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沒有傳國璽,遂刻受命玄璽,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以及八方「神寶」「受命寶」之類的玉璽聊以**。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三月,俘其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同年,蕭後與楊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朱全忠廢唐哀帝李祝,奪傳國璽,建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帶契丹軍攻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傳國璽登玄武樓**,傳國璽就此失蹤。
公元951年,郭威建後周,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於廣順年間刻了「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兩方印璽,後,趙匡胤受禪,傳此二寶,改朝為大宋,又制「大宋受命之寶」。至太宗,又別制「承天受命之寶」。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寶」。
哲宗紹聖三年,咸陽縣民段義得古玉印,「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璃紐盤」,自言於河南鄉劉銀村修舍,掘地得之,紹聖五年,經當朝十三名學士**依據前朝的遺跡,多方考證,最終確認為始皇帝所製的傳國璽。哲宗大喜,號為「天授傳國受命寶」,改元元符。
徽宗時,用於闐大玉製為受命寶,文曰「範圍天地,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篆以蟲魚,製作之工,幾於秦璽。
公元2023年,靖康之亂後,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也被大金國掠走,不知所蹤。
公元2023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璽忽現於市,伯顏命人購得,璽入大元。伯顏曾將元帝國從各處收繳來的歷代印璽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製私人印章。
公元2023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傳國璽,這是歷史上最後的有關傳國璽的記載,最終還是空手而返。
至此,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傳國璽就此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另: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漢書」文曰「昊天之命 皇帝壽昌」。兩者不同,一般指第一種說法。
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敦、蔡京造假的。
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璽,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公元2023年,經乾隆皇帝欽定,證實是仿刻贗品。2023年11月,末代皇帝博儀被逐出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
「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
唐改為寶,其製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又:
「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8樓:匿名使用者
蟲鳥篆,篆書其中的一種,看起來跟甲骨文沒什麼區別。
傳國玉璽下的「受於天命,既壽永昌「」求字型**
9樓:匿名使用者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踪影,令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