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77年的魚
土壤質地是土壤物理性質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徑的礦物顆粒的組合狀況。土壤質地與土壤通氣、保肥、保水狀況及耕作的難易有密切關係;
土壤是指能夠支援-生長的陸地表面的_
2樓:阿沾
土壤是指能夠支援植物生長的生長的陸地表面的疏鬆表層。
土壤由礦物質和腐殖質組成的固體土粒是土壤的主體,約佔土壤體積的50%,固體顆粒間的孔隙由氣體和水分佔據。
土壤氣體中絕大部分是由大氣層進入的氧氣、氮氣等,小部分為土壤內的生命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進入土中,其中包括許多溶解物質。
擴充套件資料
土壤分為:土壤可以分為砂質土、黏質土、壤土三類。
砂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多,顆粒粗糙,滲水速度快,保水效能差,通氣效能好。
黏質土的性質: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效能好,通氣效能差。
壤土的性質:含沙量一般,顆粒一般,滲水速度一般,保水效能一般,通氣效能一般。
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②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
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土壤是指地球陸地表面上能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表層。
綠色植物、疏鬆表層
陸地表面由1 2 3 4 組成,能夠生長植物的 叫土壤?
4樓:匿名使用者
土壤在地理環bai境中的作用du
(1)土壤的含義。
zhi土壤是指陸地表面dao
具有一定肥力
內,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容
(2)在陸銀叢地環境中的位置(範圍)。土壤處於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層相互穗搏拿緊密接觸的過渡地帶,是陸地環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
(3)土壤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
①是地表物質迴圈和能量轉化的場所,是聯絡有機界和無機界的中心環節。
②能生長植物,從而導致陸地環境乃至整個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10、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本質屬性是其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土壤肥力的含義:是指土壤能同時並不斷地**和調節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分、養分、空氣和熱量的能力。
(2)土壤的物質組成。猜搭土壤是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四種物質組成的。
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是對還是錯
5樓:du知道君
凡是岩石表層在外的土壤層都是屬於疏鬆的生長植物的表層。最好的疏鬆表層應該以原始深林地帶屬於最佳疏鬆表層。
6樓:孟芬顏涵涵
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通過光照抑菌滅菌後得到的養料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乙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7樓:緒梓始夜春
土壤是地球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表層。土壤來自岩石、無機物、有機物,主要由礦物質、空氣、水、有機物構成。地球表面形成
1釐公尺厚的土壤,約需要
300年或更長時間。不同的土壤型別,分層也不一樣。一般人為地把他們分為a,b,
c三個層,即表土層,心土層,底土層。
土壤是一種什麼?
8樓:高山瑞雪
土壤(soil)是陸地表面由礦物、有機物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長植物的未固結層。「陸地表面」說明土壤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礦物質、有機物質、水、空氣和生物」則是土壤這一物質客體的基本必要組成分;「具有肥力,能生長植物」說的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肥力;「未固結層」指其物理狀態之疏鬆多孔,明顯有別於堅硬固結的岩石等。
9樓:匿名使用者
土壤是發育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包括海、湖淺水區)。它是地球表面上的附著物,人力可以搬動土壤。
最新的定義:
土壤是發育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結構的介質,是地球陸地表面的脆弱薄層(garrison sposito,1992)。
土壤是固態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動,處於生物與環境間進行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換的疏鬆表層(趙其國,1996)。
10樓:極度囂張蒜泥貓
根據地理書中解釋: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土壤的本質屬性是-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
它是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組成. 大概這麼個意思吧~^_^
11樓:水邊吉
土壤是一種以固相為主的三相並存多相體系
12樓:興志谷爾
一、什麼土壤種什麼植物,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土壤根據含沙量分三類:一是含沙量較多的土壤叫做砂質土;二是含黏土較多的叫做黏質土;三是砂和黏土含量適中的叫做壤土。
由於土壤的種類不同,土壤中所含的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的量也不同。
二、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組成的。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的物質構成了乙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三、砂質土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這種土壤土質疏鬆,透水透氣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
四、黏質土含沙量少,顆粒細膩,滲水速度慢,保水效能好,通氣效能差的一種土壤。
五、壤土是指土壤顆粒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適中的土壤。質地介於黏土和砂土之間,兼有黏土和砂土的優點,通氣透水、保水保溫效能都較好。
什麼是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13樓:愛作劇的摩口
土壤是地球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表層。土壤來自岩石、無機物、有機物,主要由礦物質、空氣、水、有機物構成。地球表面形成 1釐公尺厚的土壤,約需要 300 年或更長時間。
不同的土壤型別,分層也不一樣。一般人為地把他們分為a,b, c三個層,即表土層,心土層,底土層。
14樓:匿名使用者
土壤 是地球陸地表面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通過光照抑菌滅菌後得到的養料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乙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地球表面的土都叫土壤嗎
15樓:宇宙幽蘭
土壤是指位於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層。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條件下,經過漫長的成土過程逐漸發育和形成的歷史自然體。土壤掘首是固態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動,處於生物與環境間進行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換的疏鬆表層。
土壤是發育於地球陸地返鍵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結構的介質,是地球陸地表面的脆弱薄層土壤是各種陸地地形條件下的岩石風化物經過生物、氣候諸自然要素的綜合作用以及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而發生發展起來的。土壤是乙個複雜而多相的物質系統。它由各種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各種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機殘體、腐殖質及生物活體、判世數各種養分、水分和空氣等組成。
可見根據土壤的定義,並不是地球表面所有的土都叫土壤。只有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土層才能稱之為土壤。
16樓:鹿邑浮生如夢
很多土可以叫土壤,少了不是。
陸地上有 沒有土壤的地方嗎
戈壁,全是石頭。南極,全是冰。石頭也是土壤裡含有的各種元素組成的。南極的冰蓋下面就是陸地,也有土壤。要說沒有,北極沒有,北極是純冰蓋。當然有,而且到處都有,就在我現在用的純淨水飲水機裡 是不是這樣啊。先有陸地上的植物還是先有土壤?為什麼?10 先有的植物,然後才有的土壤。地球進化史 大約 46 億年...
水中生長的植物和陸地生長的植物有什麼不同
陸生植物 指具有維管組織,有根 莖 葉的分化,能在陸地上生活的植物,其中還包括一些從陸地再轉為水生的植物。原始陸地植物則專指剛從水域登上陸地,初步適應陸地生活條件,並在陸地定居的矮小而直立的植物。原始陸生植物的結構一般比較簡單,尚無根 莖 葉的分化,植物體為簡單或二分叉的軸狀體,繁殖用的孢子囊生於軸...
我國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呢,陸地水中都適應是什麼樣的動物呢
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毫無疑問就是大象了。亞洲象肩高3.7至4.1公尺。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4.3至4.5公尺體重5.5至8噸,非洲森林象平均肩高不超過2.7公尺,體重3.5噸。大象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動物。陸地水中都適應是什麼樣的動物呢 陸地水中都適應的是兩棲動物。常見兩棲動物有 山龜 山鱉 石蛙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