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詳細介紹,白居易的簡介

2021-03-03 22:16:15 字數 5057 閱讀 1834

1樓:俏麗女

白居易(772 —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鄧邽(今陝西渭南縣 )。早年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讚善大夫。元和十年(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後移忠州刺史。

唐穆宗長慶初年 任杭州刺史 ,曾積極興修水利 ,築堤防洪,洩引湖水,灌溉田畝千頃,成績卓著。唐敬宗寶曆元年(825)改任蘇州刺史 ,後官至刑部尚書 。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卒 ,終年七十五歲。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 十一卷。

在文學上,他與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 ,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其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 》,廣泛尖銳地揭露了當時政治上的黑暗,抨擊了現實中的流弊,表現了愛憎分明的進步傾向 。除諷諭詩外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獨具特色,為千古絕唱。

白詩語言通俗,深入淺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跡。其詩刻畫人物,形象鮮明,以情動人,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困,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宇航局、琴侶一起遊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遊過。

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罈,次開詩篋,後捧絲竹。於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

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後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遊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隻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又據《窮幽記》記載,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餘隻空囊,裡面裝有美酒佳餚,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乙隻再拉起乙隻,直至吃喝完為止。

如此說來,與陶淵明的苦況,當然不同。

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字不算小。

他喝酒時,有時是獨酌。如在蘇州當刺史時,因公務繁忙,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

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麼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麼能娛樂的的身心。

他是用酒來進行勞逸結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飲。他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在《贈元稹》一詩中說: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在《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一詩中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白居易逝世時,時年75歲。葬於龍門山。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於石,立於墓側。

傳說洛陽人和四方遊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寬的土地上常是濕漉漉的,沒有乾燥的時候,可見,他是得到後人愛戴的。

白居易的簡介

2樓:林慶羨最帥最好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3樓:武元愷費悌

【生平簡介】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省渭南縣境)人。貞元十五年(七九八)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因直言極諫,貶江州司馬,移忠州刺史。

後被召為主客郎中,知制誥。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會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七十五歲。

杜甫而後,白居易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裡,正是安史之亂後各種矛盾衝突急劇發展的時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時期。錯綜複雜的社會現實,在白居易詩中得到了較全面的反映。

今存白居易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一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

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的癥結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後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緻的情節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語言和音調上又顯得特別得流暢勻稱,優美和諧。

這是一種新型的詩,當時號稱「千字律詩」,流傳極廣,正如宣宗李忱所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捲。

4樓:暴走起來不是人

白居易(772 —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鄧邽(今陝西渭南縣 )。早年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

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讚善大夫。元和十年(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後移忠州刺史。

唐穆宗長慶初年 任杭州刺史 ,曾積極興修水利 ,築堤防洪,洩引湖水,灌溉田畝千頃,成績卓著。唐敬宗寶曆元年(825)改任蘇州刺史 ,後官至刑部尚書 。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卒 ,終年七十五歲。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 十一卷。

在文學上,他與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 ,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其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 》,廣泛尖銳地揭露了當時政治上的黑暗,抨擊了現實中的流弊,表現了愛憎分明的進步傾向 。除諷諭詩外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獨具特色,為千古絕唱。

白詩語言通俗,深入淺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跡。其詩刻畫人物,形象鮮明,以情動人,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困,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臺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宇航局、琴侶一起遊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遊過。

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罈,次開詩篋,後捧絲竹。於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

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後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遊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隻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又據《窮幽記》記載,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餘隻空囊,裡面裝有美酒佳餚,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乙隻再拉起乙隻,直至吃喝完為止。

如此說來,與陶淵明的苦況,當然不同。

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字不算小。

他喝酒時,有時是獨酌。如在蘇州當刺史時,因公務繁忙,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

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麼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麼能娛樂的的身心。

他是用酒來進行勞逸結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飲。他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在《贈元稹》一詩中說: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在《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一詩中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白居易逝世時,時年75歲。葬於龍門山。河南尹盧貞刻《醉吟先生傳》於石,立於墓側。

傳說洛陽人和四方遊客,知白居易生平嗜酒,所以前來拜墓,都用杯酒祭奠,墓前方丈寬的土地上常是濕漉漉的,沒有乾燥的時候,可見,他是得到後人愛戴的。

5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生於(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於新鄭(今屬河南),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詞合為事而作」的進步文學主張。白居易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頗豐的一位。著有巜白氏長慶集》71卷。

《新樂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因事立體」的《新樂府》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代表作。

6樓:愚詩珊伊儒

白居易,字樂天,又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7樓:顓孫浦稱榮

中文名:

白居易別名:

白樂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

中國河南新鄭市(今鄭州新鄭)

出生日期:

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

公元846年

職業:詩人

主要成就:

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

寫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

代表作品:

《白氏長慶集》,《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

葬於:洛陽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讚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座落於洛陽市郊

告訴偶白居易的簡介 關於白居易的資料

白居易 772 846 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 今陝西渭南 人。貞元十六年中進士,歷任左拾遺 東宮讚善大夫 江州司馬 杭州 蘇州刺史 太傅等職。白居易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他所寫的 秦中吟 新樂府 敢於針對當權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

白居易的詩,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長恨歌 大林寺桃花 琵琶行 憶江南 江南春 長相思 白居易稱號 詩魔 白居易 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自己所說 酒狂又引詩魔髮,日午悲吟日西過份誦讀和書寫,竟了口舌生瘡 手指成胝地步所人稱詩魔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 長恨歌 琵琶行 賣炭翁 賦得古原草送別 錢塘湖春行 暮江...

白居易寫的送別詩,白居易的送別詩句

1 江上送客 唐 白居易 江花已萎絕,江草已銷歇。遠客何處歸?孤舟今日發。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為此中別!2 長安送柳大東歸 唐 白居易 白社羈遊伴,青門遠別離。浮名相引住,歸路不同歸。3 臨江送夏瞻 唐 白居易 悲君老別我沾巾,七十無家萬里身。愁見舟行風又起,白頭浪裡白頭人。4.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