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了?還尿床是怎麼回事,孩子五歲還尿床是怎麼回事

2021-03-03 21:38:23 字數 6632 閱讀 8822

1樓:匿名使用者

一次兩次的話,那是完全不用在意的,如果是很多次的話,就要注意,可以通過使用遺立康恢復。

2樓:泥博士矽藻泥

這個可能是正常的,也可以去醫院看一下是怎麼回事。

孩子五歲還尿床是怎麼回事

3樓:匿名使用者

5歲孩子總是尿床怎麼辦?一般情況下,孩子3歲左右便會控制排尿,如果5歲了還總是尿床,在醫學上稱之為遺尿症。遺尿症危害很大,家長一定要重視。

遺尿症的危害:

(1)影響生長發育:個子長不高,牙齒不堅固或是出牙晚,患者較瘦弱,有的個別孩子也會出現虛胖的情況。

(2)影響到成年後的生殖功能:小**、小卵巢、不孕、不育等。

(3)影響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易感冒、咳嗽。

(4)影響胃腸功能:面色萎黃,偏食、厭食,大便秘結等。

(5)心理狀態:自卑、內向、不和群、無自信心、急躁易怒、膽小、焦慮多疑、甚至攻擊行為。

(6)影響社交能力:生活散慢做事無計畫,理解力差,工作能力低,不願交朋友,有的出現自閉傾向,嚴重者發生精神抑鬱症。

(7)其他:**乾燥,營養不良,多汗,手腳心熱、四肢發涼或腿軟無力等。

4樓:勤奮的園遊會

寶寶這種情況的話,屬於遺尿症的現象,可以去兒童醫院看看。

指導意見:

對於這種症狀的話,建議最好還是可以去兒童醫院腎病內科看看的,可能是由於遺尿症的現象。

七歲的孩子尿床是怎麼回事?

5樓:小鹿叮叮紙尿褲

這種情況屬於遺尿病,而遺尿症的**比較複雜,其發病機制十分複雜,涉及中樞神經系統(若干神經遞質和受體)、生理節律(睡眠和多尿)、膀胱機能紊亂以及遺傳等多種因素。目前國際上最為認可的說法是:孩子夜間尿量的產生超過了孩子的膀胱容量,同時孩子不能從睡眠中醒過來。

**主要為:中樞睡眠覺醒功能與膀胱的聯絡障礙;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夜尿增多;以及膀胱功能性容量減少。許多疾病也會在一定時期內表現為夜間遺尿,比如腎炎、糖尿病、尿崩症、腎功能不全、腎小管疾病等。

孩子十歲了還尿床是怎麼回事

6樓:吾明照四方

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好像是該孩子的發育有關。

7樓:席錕野妙音

這個問題不大的,請勿太擔心!我周圍就有個朋友小時候也經常尿床的,不過她現在都沒有什麼問題。或許是小孩白天受過驚嚇和興奮過度影響的。

您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如何吧,很頻繁的話就上醫院看看。

8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控制排尿,如果5-6歲以後還經常性尿床稱為「遺尿症」。遺回尿症俗稱尿答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

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性遺尿,約佔70%~80%。

9樓:

臨床上把三歲以上覆的孩子夜間不自主制的排尿稱為遺尿症bai,俗du稱尿床,也就是zhi

說過了三歲還尿床就屬於病態。

dao長期尿床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個矮、偏瘦或虛胖,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膽小、孤僻、自卑等異常心理。此外,有研究認為,尿床還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智商比正常兒童低。再此特別提醒家長同志,孩子尿床應早**。

尿床的**從中醫上講,多由腎虛引起,其臨床表現為:1、睡的較沉,不易喚醒,叫醒後也是糊里糊塗。2、小便次數多,但尿量不多。

3、睡覺姿勢多是爬式或蜷式。4、平時易出汗,尤其夜間易盜汗。5、冬天或陰雨天較重,嚴重的病人不叫每晚都尿床,西醫講尿床多與遺傳和大腦皮層排尿中樞神經遲鈍有關。

遺尿症只有從補腎健腦,調理脾胃,促進膀胱功能恢復,疏通營養神經入手全面調理身體,缺一不可,只有全面綜合**了,俗話說的好:腎能充盈,百病不生。中藥藥物中的有效成份,能夠迅速補充腎臟,使腎陽充盈,堅固先天之本,從而溫熱膀胱,協調泌尿中樞,從根本上減少遺尿次數。

此外遺尿患者在以後生活上要注意保暖,不要多吃冰冷的瓜果和冰凍的飲料

孩子九歲還有時尿床是怎麼回事

10樓: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你好,小孩子如果是大於6歲還有尿床的現象,說明是疾病引起的

意見建議:這種情況需要檢查神經系統以及泌尿系統看看有沒有發育異常的情況, 才能對症**的,也可能是習慣問題引起的,需要進行習慣鍛鍊

11樓:我是黎利

只是有時,就不是大問題,可以聊聊天,問問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再對症解決

小孩5歲了還經常尿床是怎麼回事

12樓:交通事故律師李

如何訓練寶寶夜裡不尿床

4歲多的寶寶有時夜裡還會尿床,大約有12%的孩子到6歲時還偶爾尿床,只要不是夜夜如此頻繁,父母不必過慮。

據說夜裡尿床有很強的遺傳性,父母雙方小時候都愛尿床的寶寶有77%的可能也愛尿床,父母雙方有一方尿床史的寶寶43%有可能愛尿床,而父母雙方都不尿床的寶寶只有15%會經常尿床。

每當寶寶尿床的時候,千萬不要責罵他,不是他故意這樣做的,這不是他的錯,他心裡已經很愧疚了。更不要對他施加壓力,否則會使寶寶產生自卑感,影響心理健康。

要想避免寶寶夜裡尿床,一是避免睡前讓他渴過多飲料;二是睡覺前一定要提醒他先去廁所小便;三是排除寶寶心理壓力;四是摸清寶寶尿床規律。

有的時候什麼都注意到了,寶寶還是總尿床,怎麼辦呢?這時父母可以用心觀察一段時間,夜裡寶寶何時容易尿床,掌握規律,每天夜裡就在這個時間範圍裡叫醒寶寶讓他小便,這對父母來說的確比較辛苦。也有不少父母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不過分在意,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身心的成熟,絕大多數寶寶尿床的毛病自會不治而愈。

河北省石家莊健安中醫院遺尿科隨醫生提醒您:試試上邊方法,或許就會明顯減輕。假如過來4周歲後,注意以上情況2個月沒有好轉的,我建議最好到專科醫院看看。

13樓:兒科醫生王波

小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和膀胱功能的逐漸發育成熟,會逐漸能自主地控制排尿,一般首先在白天,以後晚上睡眠時也能控制。正常小兒在2~3歲時能控制排尿,如果5歲以後仍不能控制則稱為遺尿症。遺尿大多數發生夜間熟睡時,嚴重時白天睡眠時也可發生,發生頻率不一,自每週1~2次至每夜1次,甚至一夜數次不等。

父母不要對孩子尿床表現出過於憂慮和給過多指責,更不能訓斥懲罰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糾正尿床的重要方法。

14樓:百姓尋醫

有人10歲還尿床呢 沒有關係的 放輕鬆 不要給小孩太多壓力 如果還不行就找百姓尋醫

孩子8歲了還尿床怎麼辦?

15樓:兒科醫生王波

建議帶孩子到專業的兒科醫院檢查下,小孩8歲可能神經發育的不是很完全,就會引起尿床。建議晚上讓孩子少喝水,或者在睡覺前排空膀胱,半夜的時間讓孩子再起床排一次,家長辛苦一些,養成習慣就好了,隨著孩子的神經的發育成熟慢慢就好了。也有可能是遺尿症,長期這樣對孩子的危害就很大了。

16樓:為幸福走起

這樣的情況就是遺尿症,長期這樣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必須得**。長期尿床的孩子身材偏矮,偏瘦或者虛胖,且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退,統計證實:尿床孩子智商比正常兒童低17-23百分之,身高比正常的兒童低2-5公分,大腦及精細動作不協調,尿床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膽小,內心,缺乏勇氣等外部特徵,長期尿床不**還會影響孩子的第二性徵的發育,出現隱睪,小**,小膀胱,小子宮等生理疾病,**後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及幸福。

石家莊精和醫院專家指出:3歲以後,孩子進入心理發育和性格成熟關鍵期,尿床-已成為危害兒童健康的直接殺手,尤其冬秋季節,各種症狀隨著氣候轉涼逐漸加重,**尿床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尿床也統稱為夜遺尿,是指3歲或以上的兒童於睡眠時不自覺的排尿現象。一般來說,輕微(即不頻密)的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隨著年齡增長,尿床的現象通常都會自然消失。相反,頻密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和隱藏性病理原因有關,必須給予重視和適當的**。

兒童自尊發展共有4個要素:外貌、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而尿床問題與後3大要素都密切相關。因此,為避免尿床兒童的自尊心受傷害,家長的態度十分關鍵。

17樓:小耳朵張希玲

主要是靠問史,體格檢查,膀胱功能 覺醒功能 利尿激素 微量元素 脊柱檢查

遺尿症分幾種型別:

(1)晝夜尿頻型:夜尿次數多,經常》1次,伴有白天尿頻。病理機制是膀胱排尿機能調節障礙。

(2)覺醒障礙型:覺醒障礙突出,白天無尿頻。病理機制是神經傳導功能調節障礙。

(3)夜間多尿型:夜間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數不多,白天無尿頻。病理機制是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調節障礙。

(4)混合型

不同型別的遺尿症,其病理機制是不同的,遺尿症的**要明確其**。

遺尿症的**有以下幾點:

1. 遺傳因素

如果孩子的雙親都有遺尿現象,其後代遺尿發生率為77%。如果父母親中一人單發,子代遺尿發病率為25%;

2. 精神因素

包括孩子白天玩耍過於疲勞、興奮過度;強烈的精神刺激,如受驚嚇;心情焦慮、緊張不安、偶爾一次尿床後收到父母呵斥甚至體罰等;

3. 疾病及生理因素

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區域性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都有可能引起遺尿,但因疾病引起的遺尿所佔比例較小;

4. 排尿習慣不好

父母沒有及時訓練孩子養成定時排尿的良好習慣;

5. 孩子睡眠過沉難以喚醒

當膀胱中有尿時,尿意在睡覺中不能及時傳達給大腦,而大腦也不能及時發出醒來的命令,因此有的孩子夜間不能覺醒自覺排尿;

6. 環境因素

包括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各位家長要初步判斷一下自己孩子尿床的可能原因,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尿床。

18樓:隨醫生

孩子尿床過了5周歲就屬於遺尿症,需要引起重視,孩子尿床造成的原因很多,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都會有,比如飲食不注意,晚上排尿習慣在小時候沒有養成,遺傳因素,自身發育問題等,想要孩子不尿床,作為**遺尿症24年的主治醫生,我建議最好是帶孩子到醫院看看比較好,做一些相關檢查,查明**,辨別屬於功能性遺尿症還是器質性遺尿症,在採用科學系統**方法,相信遺尿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19樓:匿名使用者

醫院也去了,沒檢出什麼毛病,還吃了好久的中成藥,也沒什麼效果。

20樓:寧波艾博爾諮詢

建議還是去專業的醫院**,有尿時有時能控制,有時不能控制;尿完就醒了,是因下身**受尿濕刺激而醒。一般都是由小兒遺尿延續下來的,其中大多數是遺傳性或先天性的。最好還是及早到醫院就診。

21樓:昔絹希通

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雖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遺尿症,但對於大多數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種機能性的問題,只要父母注意看護並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糾正的。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遺傳因素,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親小時候也往往尿床,這種情況引起的尿床,有時可到青春期才自癒。引起尿床的疾病有:

蟯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區域性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佔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精神因素有:

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興奮過度;孩子曾受了驚嚇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責罵等。不良衛生習慣有:父母照顧不周;沒有給孩子進行及時的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一次性尿布,孩子對排尿的行為沒有敏感的反應;孩子的**太緊、區域性沒有清洗尿漬刺激等。

環境因素有: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孩子睡眠過沉也是原因之一,據有關人士對尿床的孩子進行腦電圖觀察,的確存在著此因素。只要找到原因有針對性地給予糾正,孩子尿床現象必將大大減少並最終不再尿床。經常尿床的孩子往往膽小、敏感、易於興奮或過於拘謹。

所以,父母還應從培養孩子的性格入手,來糾正尿床現象。孩子尿床往往是有規律的,如經常發生在某一時間,通常是在上半夜,有時可一夜多次。對待尿床的孩子,切忌打罵和羞辱性懲罰,那樣只能使孩子精神更加緊張而加重尿床現象。

應該解除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樹立起信心,一旦孩子沒有尿床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的尿床現象將會減少。父母應仔細觀察孩子的尿床與什麼因素有關,並加以著重解決。只要不是疾**素引起的尿床,父母就不必過於擔憂,父母要相信孩子能改正,這對孩子樹立信心很重要。

生活中要加強孩子的個人衛生,注意清洗區域性,**要天天換洗,尿濕後要及時更換。有的父母認為,讓孩子穿溼褲子,孩子難受了下次就改了,但溼褲子的寒冷或醃漬刺激可能讓孩子夜間又尿。孩子的臥具應乾爽舒適,父母應在孩子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一些叫醒孩子排尿。

每天晚上入睡前先排尿,夜間父母對孩子的表示要能做出及時反應,不要讓孩子憋急了尿床。睡前不要給孩子看驚險電視或講恐怖故事,不要嚇唬孩子。白天不要讓孩子玩得太興奮,孩子太疲勞時更要及時把尿以防孩子睡得沉而尿床。

對經常尿床的孩子,晚飯要吃得淡一些,晚上應少飲水和不要吃含水量多的水果。對於3歲前的寶寶偶然一次的尿床是正常現象,父母不要對孩子尿床表現出過於憂慮和給過多指責,更不能訓斥懲罰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是糾正尿床的重要方法。如果孩子超過3歲後仍頻頻尿床,除生活上予以糾正外,可在醫生指導下採用中西藥物及針灸等方法**。

以上是對小孩八歲還尿床,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小孩十歲還尿床怎麼回事,孩子十歲了還尿床是怎麼回事

般說來,寶寶在1歲或1歲半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後,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後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 夜遺症 夜遺尿 尿床也是病...

孩子八歲了,怎麼上戶口。跟河的,孩子八歲了,怎麼上戶口。跟河的

那孩子出身證明和戶口本到派出所辦理。按我發的 申報上戶口。八歲小孩上戶口需要什麼證件 孩子出生後,孩子的父母親需要給孩子上戶口,帶著相關證件到當地派出所辦理即可,那麼上戶口時需要帶些什麼證件呢?出生申報辦理條件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由嬰兒監護人或者戶主向嬰兒父親或者母親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出...

孩子老愛轉圈是怎麼回事啊,孩子八歲了,喜歡轉圈圈是怎麼回事?

孩子比大人的感覺要敏銳。他們轉圈的時候其實是因為能感受到方向感的變化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所以變得好奇。所以如果不是經常轉的話。可以縱容。不過注意速度不要過快。因為大腦發育尚不完整。所以小孩的大腦是呈糊狀的。經常轉圈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腦部發育。即使輕微。我想您也不願意看到的吧。小孩子愛玩.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