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清醒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2021-03-03 21:16:42 字數 7307 閱讀 2222

1樓:黃峰

猛然清醒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可以用茅塞頓開一定個成語。

2樓:無聊的香瓜子

醍醐灌頂

猛然醒悟

警醒猛醒

滿意請採納謝謝你

3樓:你愛我惜

恍然大悟,茅塞頓開。

4樓:時光的最後

這樣的描述應該可以用醍醐灌頂來形容。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

5樓:匿名使用者

猛然清醒的樣子,我大夢初醒,一下子明白過來怎麼回事?

6樓:樓蘭and破

是的。猛然就是突然的意思,就是說突然之間就明白了一些事的意思。

7樓:溪浣妮

幡然醒悟

這個詞語可以

就是突然清醒

形容「猛然清醒、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樣子」的成語有哪些?

8樓:mc幹少爺

豁然開朗、急中生智、醍醐灌頂、靈機一動、茅塞頓開。

豁然開朗(huò rán kāi lǎng):豁然:形容開闊;開朗:

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乙個道理。

出自: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急中生智(jí zhōng shēng zhì):智:智謀。

緊急的時候,猛然想出辦法。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

「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窘,然敵則氣作,急則生智。」

醍醐灌頂(tí hú guàn dǐng):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型,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

也形容清涼舒適。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

「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靈機一動(líng jī yī dòng):靈機:靈活的心思。

急忙中轉了一下念頭(多指臨時想出了乙個辦法)。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

「俄延了半晌,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

茅塞頓開(máo sè dùn kāi):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

立刻。 原來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自:《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9樓:匿名使用者

恍然大悟...........................................

猜乙個成語:突然醒悟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10樓:發現第五十一區

「茅塞頓開」或者「醍醐灌頂」都是形容突然醒悟明白道理的成語哦!

形容突然明白的成語有哪些?

11樓:nm牛虻

成語有:醍醐灌頂、如夢初醒、恍然大悟、茅塞頓開、頓開茅塞。

一、醍醐灌頂

1、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2、釋義: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3、出處:唐·顧況《行路難》: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白話文:怎麼知道澆到頭上的有酥酪上凝聚的油,能讓頭清涼不熱。)

二、如夢初醒

1、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

2、釋義: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3、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白話文:我聽到管仲的話,如同夢中醒來。)

三、恍然大悟

1、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2、釋義:對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四、茅塞頓開

1、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2、釋義:原意為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現在形容閉塞的思路,由於得到了某種事物的啟發,忽然想通了。

3、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白話文:為了空著不使用,那茅草堵住了。現在茅草阻塞你的心了。)

五、頓開茅塞

1、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2、釋義:比喻立刻懂得了某種道理,有了某種知識。

3、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白話文:先生的話,讓人立刻懂得了某種道理,使劉備如撥開雲霧而看到青天。)

12樓:嘴角微微上揚

茅塞頓開 

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

解 釋: 茅:茅草;塞:

堵塞;頓:頓時。原意為心裡好像有茅草堵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

現在形容閉塞的思路,由於得到了某種事物的啟發,豁然開朗,明白了事物的內在含義。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如夢初醒  

拼音:rú mèng chū xǐng

解釋: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近義詞: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反義詞:如墮霧中

恍然大悟

拼音:  huǎng rán dà wù

解釋:  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五卷:「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近義詞:  豁然開朗、如夢初醒、茅塞頓開

反義詞:  如坐雲霧、大惑不解

豁然開朗

拼音: huò rán kāi lǎng

解 釋:  豁:寬闊。

然:的樣子。開:

寬闊。朗:明亮。

原形容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的樣子,現比喻對於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間開闊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從而獲得了前車之鑑。

出 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同義詞:大徹大悟 豁然開朗 如夢初醒 醍醐灌頂  豁然貫通 豁然省悟 恍然大悟

反義詞: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百思不解,一竅不通

大徹大悟

拼音:dà chè dà wù

解釋: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出處:元·鄭德輝《立成湯伊尹耕萃》:「蓋凡**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以後,方得公升九**真而觀元始。」

近義詞:  豁然開朗、如夢初醒、茅塞頓開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是什麼四字成語?

13樓:金芃閣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有:1.恍然大悟;2.豁然開朗;3.如夢初醒;4.茅塞頓開;5.大徹大悟。

1.恍然大悟

【讀音】huǎng rán dà wù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釋義】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例句】五個人都恍然大悟回家反省去了。

2.豁然開朗

【讀音】huò rán kāi lǎng

【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釋義】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乙個道理。

【例句】就在這茫茫無際的黑暗裡,他眼前豁然開朗,看見了黎明前的曙光。

3.如夢初醒

【讀音】rú mèng chū xǐng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一回:「寡人聞仲之言,如夢初醒。」

【釋義】象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例句】李先生如夢初醒地一跳道:你問誰呀?我呀?

4.茅塞頓開

【讀音】máo sè dùn kāi]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釋義】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例句】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茅塞頓開。

5.大徹大悟

【讀音】dà chè dà wù

【出處】元·鄭德輝《伊尹耕莘》楔子:「蓋凡**之時,先參貧道,授與仙訣,大徹大悟後,方得公升九**真而觀元始。」

【釋義】徹:明白;悟:領會。形容徹底醒悟。

【例句】你終於大徹大悟,重返正途了。

形容忽然清醒,什麼詞語

14樓:518姚峰峰

恍然大悟

解釋: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15樓:多元老人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自帶有九萬條詞彙,符合題意的有:

【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如夢方醒】;……。

16樓:但硯沸迂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形容猛然醒悟的成語

17樓:彩虹戀上我

恍然大悟 番然悔悟 如夢方醒 醍醐灌頂

18樓:水仙子持碧玉簫

恍然大悟huǎng rán dà wù

【解釋】: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簡蒙指教,豁然大悟。」

【示例】:袁太守和莊太守聽了,方才~,彼此相視而笑。 ◎清·張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近義詞】:豁然開朗、如夢初醒、茅塞頓開

【反義詞】:如坐雲霧、大惑不解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對某事突然明白

19樓:已逝的

幡然醒悟

恍然大悟

茅塞頓開

豁然開朗

當頭棒喝

醍醐灌頂

20樓:匿名使用者

幡然醒悟 恍然大悟 茅塞頓開 豁然開朗

21樓:吹之星

矛塞頓開、恍然大悟、醍醐灌頂

22樓:鳳舞楊柳青

醍醐灌頂 ,幡然醒悟 ,

23樓:仍鶴猶綠竹

茅塞頓開

恍然大悟

豁然開朗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

24樓:平常心新號

茅塞頓開

【近義】恍然大悟

【反義】冥頑不靈

【釋義】茅塞:喻人思路閉塞或不懂事;頓:立刻。原來心裡好象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出處】《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25樓:518姚峰峰

如夢初醒

[ rú mèng chū xǐng ]

基本釋義

[ rú mèng chū xǐng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26樓:廣邑子

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

漢語成語 更多義項

恍然大悟也作「豁然大悟」,為成語。可以形容人對某事一下子明白過來、突然醒悟,豁然開朗。[1]

中文名恍然大悟

出 處《景德傳燈錄》

成語解釋

【詞目】:恍然大悟

【拼音】:huǎng rán dà wù

【釋義】:恍然:猛然清醒的樣子;悟:心裡明白。形容人對某事一下子明白過來。

27樓:有損於鎂濾野

(精)恍然大悟(銳)

28樓:虢全季子

1.如夢初醒

[rúmèng

chūxǐng]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

2.金篦刮目

[jīn

bìguā

mù]比喻翻然醒悟。

3.恍然大悟

[huǎng

rándà

wù]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4.水落石出

[shuǐ

luòshí

chū]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5.茅塞頓開

[máo

sèdùn

kāi]

原來心裡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在忽然被開啟了。形容思想忽然開竅,立刻明白了某個道理。

6.豁然開朗

[huò

ránkāi

lǎng]

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乙個道理。

7.大徹大悟

[dàchè

dàwù]

形容徹底醒悟。

8.醍醐灌頂

[tíhú

guàn

dǐng]

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9.當頭棒喝

[dāng

tóubàng

hè]比喻嚴厲警告,促使人猛醒過來。

10.至死不悟

[zhì

sǐbù

wù]到死也不醒悟。

11.晨鐘暮鼓

[chén

zhōng

mùgǔ]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12.急中生智

[jízhōng

shēng

zhì]

緊急的時候,猛然想出辦法。

13.撥雲見日

[bōyún

jiàn

rì]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

14.發人深省

[fārén

shēn

xǐng]

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15.昭然若揭

[zhāo

ránruò

jiē]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16.憬然有悟

[jǐng

rányǒu

wù]有所覺悟。

一下子明白過來是什麼成語,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

恍然大悟 茅塞頓開 幡然醒悟 醍醐灌頂豁然大悟 豁然頓悟 豁然開悟 豁然省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 茅塞頓開 豁然開朗 翻然醒悟 恍然大悟 夠不夠?夠的話給我加分吧 1.如夢初醒 r m ng ch x ng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塗,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下,剛剛明白過來。2.金篦刮目 j...

一下子反應過來有什麼成語,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有哪些?

豁然開朗 豁然開朗 hu r n k i l ng 釋義 hu r n k i l ng 豁然 形容開闊 開朗 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乙個道理。出 處晉 陶淵明 桃花源記 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 豁然開朗。例 句經過語文教師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講解後,我們才 懂得了文章的...

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是什麼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的成語是

幡然醒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採納!恍然大悟 hu ng r n d w 釋義 恍然 猛然清醒的樣子 悟 心裡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出處 宋 釋道原 景德傳燈錄 卷五 薛 簡蒙指教 豁然大悟。近義詞 豁然大悟 豁然開朗 幡然醒悟 豁然貫通 恍然 大悟 豁然開朗 如夢初醒 茅塞頓開 恍然大悟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