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仁寂寞
我也是過敏性鼻炎,去藥店抓藥是大夫說先煮麻黃10分鐘去沫後倒出,再煮附子,(黑順片即附子有毒要煮1個小時)煮到40分鐘時加細辛繼續住約20分鐘即可,在加入之前煮好的麻黃。我的藥量比較小— 麻黃6克附子即黑順片6克細辛3克,如大劑量請諮詢醫生。
麻黃附子細辛湯是先煮附子還是先煮麻黃?
2樓:匿名使用者
方名: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之劑)
總結:少陰表證
編號:006
組成:麻黃、附子、細辛
功效:溫經解表
主治:治傷寒少陰證,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歸經:足少陰藥也。
方義:太陽證發熱,脈當浮,今反沉;少陰證脈沉,當無熱,故曰反也。熱為邪在表,當汗,脈沉屬陰,又當溫,故以附子溫少陰之經,以麻黃散太陽之寒而發汗,以細辛腎經表藥,聯屬其間,是汗劑之重者。
變化方:本方去細辛,加甘草,名麻黃附子甘草湯,治少陰病得之
二、三日,無證者當微發汗。
煎服法:先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煎。
麻黃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二三日無裡證者。
麻黃二兩 附子一枚炮 細辛二兩 熱微者,以甘草易細辛微發汗。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公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公升,去滓,溫服一公升,日三服。
煎煮方法:附子先下,煮開小火持續三十分鐘,入細辛,持續二十分鐘,入麻黃,持續五分鐘,去沫取汁。
麻黃發表,久煮無效。附子有毒,久煮去毒,然太久則效減。附子之效,在乎其毒也。(傻笑海盜注)
麻黃附子細辛湯非以麻黃發表也,麻黃非久煮不能止其輕浮。麻黃得附子而汗止,附子得細辛專主少陰。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用法
3樓:信譽推廣
麻黃為開竅藥 細辛附子為上焦 下焦熱藥
用法多樣 中藥是對症下藥的 你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用的 網上有案例
4樓:乨魂哥
以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公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公升,去滓,溫服一公升,日三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怎樣煎服?我先把附子先煎1小時,後又將兩味藥放入一起煎40分鐘,感覺舌頭麻。
5樓:公尺公尺y家
麻黃附子細辛湯這樣服用不太好,麻黃煮的太久了,附子先煎半小時應該可以了,在入細辛20分鐘,最後入麻黃5-10分鐘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的,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不然就得不到理想的**。因為麻黃、細辛是比較快發揮的,煎時間久了就跑完了。
誰知道麻黃附子細辛湯的煎法?
7樓:青野祈
開蓋煎,最少也要60分鐘(水開後)。煎藥時不要去嗅藥,因為細辛的揮發醚是有毒的。還有放夠水哦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運用
8樓:機器寶寶244號
本方用於素體陽虛,外感風寒證。臨床應用以發熱、惡寒甚劇,雖厚衣重被,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脈沉微為辨證要點。
麻黃附子細辛湯原方是說先煮麻黃減二公升,納諸藥。
9樓:匿名使用者
你只要按原方的要求煎就行,很有效的。
10樓:三付見效
1、應按張仲景原方所說的 煎服方法。
2、細辛,有毒。其毒性經煎煮後,會隨揮發油蒸發。
談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幾種思維方法
11樓:tc管管_炢悰
《傷寒論》麻復黃附子細辛湯,乃**制太陽bai,少陰兩感證的高效方du。原書謂,「少陰病
zhi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dao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湯頭歌訣》曰,「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經兩法彰;苦非表裡相兼治,少陰發熱曷能康?」因太陽、少陰兩感證的基本病機為心腎陽虛,復感寒邪,表裡同病,故用麻黃發表散寒,附子強心,細心搜剔、溫散深入少陰之寒邪。
本方藥僅三味,配伍精當,功專效巨集,臨床運用機會頗多,遠遠超出了原書的適應範圍,而可廣泛運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等多種病證。目前臨床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的醫者畏懼麻辛附而不敢使用;有的即使遇到適應證,亦不原單獨或稍事加味使用(僅加一二味),而必加減的面目全非,或喧賓奪主。
若如此則療效自然降低,甚至無效。適至反思之時,不咎思維方法之誤,反怨經方難用。俗語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茲結合若干病例,談談運用本方的幾種思維方法,以其拋磚引玉。
中藥麻黃附子細辛合溫經湯和陽合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在 傷寒論 主治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臨床上根據此條條文用本方的情況很少,其實際運用要遠遠超出 傷寒論 中太少兩感的範疇。方中的三味藥都是溫藥,對全身多器官都有較好的興奮作用。我在臨床上運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以心動過緩為表現的心臟病,如房室傳導阻滯 ...
麻黃附子細辛湯各六克如何煎煮?需要多少水?熬煮多長時間
第一火 1 將藥入砂鍋,生水500克,泡2小時。2 將砂鍋置火上,武火燒開,即改文火。煎15分鐘,停火。將藥水篦入瓷碗中。第二火 1 砂鍋加生水400克。2 將砂鍋置火上,武火燒開,即改文火。煎10分鐘,停火。將藥水篦入以上瓷碗中混合。藥渣倒入紙袋中,放到路 或者顯眼處。注意 勿將藥渣倒入垃圾箱!上...
喝中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具體要忌口那些菜和水果
麻黃附子細辛湯 解表散寒 助陽發汗 最好冷飲品 和酸味菜少吃。喝中藥時不能吃什麼蔬菜和水果 別吃涼寒性水果 梨 山渣 菱角 柑子 百合 香蕉 甘蔗 柿子等。為了保障中藥的療效使其更好的發揮其 作用。服用中藥時不宜吃蘿蔔 大蒜 辣椒等蔬菜。喝中藥時不能吃哪些水果和蔬菜?別吃涼寒性水果 梨 山渣 菱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