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沒有人說話的成語,形容人說話少的成語

2021-03-03 20:26:58 字數 5142 閱讀 2600

1樓:飛鶴y丨ovo丨

萬籟俱寂 萬籟無聲 闐寂無聲 悄然無聲 寂然無聲 悄無聲息 鴉雀無聲

什麼成語表示安靜沒有人說話

2樓:逝去的魔偶

闃其無人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闃然無聲 形容寂寞得一點聲音也沒有。

闃無人聲 指靜寂得沒有一點人聲。

闃無一人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3樓:匿名使用者

萬籟俱寂 萬籟無聲 闐寂無聲 悄然無聲 寂然無聲 悄無聲息 鴉雀無聲

形容人說話少的成語

4樓:小司姬

不言不語、噤若寒蟬、沉默寡言、

寡言少語、一言不發、一語千金、

閉口不談、絕口不提、悶聲不響、

一聲不吭、三緘其口、緘口不言、

罕言寡語、守口如瓶.

5樓:謇元瑤諶慕

1.單刀直入

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後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2.快人快語

快:爽快,痛快。直爽的人說直爽的話。

6樓:鹿凵小童鞋

沉默寡言是用來形容人說話比較少的乙個成語。

形容人不說話的成語

7樓:希水夢

金人之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鉗口不言 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鉗口結回

舌 鉗口:閉口.閉口不說答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不聲不吭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氣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聲不響 指不說話;不出聲.

不言不語 不說話,悶聲不響.

沉吟不語 沉默地思量著,不說話.引伸為遲疑不決的態度.

緘口無言 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金人三緘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人之箴 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金舌蔽口 比喻閉口不說話.

默默無言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閉口無言 閉住嘴巴不言語.形容對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情態.參見「閉口不言」.

閉口結舌 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8樓:匿名使用者

不說話有很多成語啊 默然不語 默不作聲 寂然無聲 悄無聲息 鴉雀無聲

9樓:匿名使用者

沉默寡言 沉默是金 沉默不語 絕口不提 閉口不談

10樓:閃青旋鄂策

形容不說話的成來語有:【一言不

自發】一言不發[yī

yábain

bùfā]

【解釋】:一句話du也不說。

zhi【出自】:明·馮dao

夢龍《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兒聽說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發,啼哭起來。」

【示例】:只見她~,回手拔出那把刀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形容不太會說話的人成語

11樓:匿名使用者

沉默寡言 默默無言 冷淡 自閉 靦腆 羞澀(好像偏女性化,男生也可以) 內向 ...... 都可以 或這些個勁爆的 少語症 失語症(額(⊙o⊙)…好像變成了從不說話?) 憂鬱症(反正我喜歡) 這些是醫用詞語,也叫詞語喲!

表啪我,不准欺負小學生!

12樓:天蠍

拙嘴笨腮

詞不達意

不善辭令

笨嘴拙舌

頓口拙腮

訥口少言

心拙口夯

拙嘴笨舌

形容「說話沒有依據」的成語有哪些?

13樓:匿名使用者

捕風捉影【bǔ fēng zhuō yǐ抄ng】: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 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道聽途說【dào tīng tú shuō】:道、途:路。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虛烏有【 zǐ xū wū yǒu】:子虛:並非真實;烏有:哪有。 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

不足為憑【bù zú wéi píng】:不能當作憑證或根據。

無中生有【wú zhōng shēng yǒu】: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把沒有的說成有。比喻毫無事實,憑空捏造。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咋舌不下

1.解釋: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極度悔恨或畏縮。

2.拼音:zhà shé bù xià

3.出處:范曄《後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從族乎?」

4.譯文:哪有知道他不會成功,而只是畏縮不敢說話,束手聽從安排的道理呢?

二、有口難言

1.解釋:言:說。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出或不敢說出。

2.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3.出處:宋·蘇軾《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4.譯文:有路但是難以行走不如喝醉,有嘴但是說不出話不如入睡。

三、忍氣吞聲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rěn qì tūn shēng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

四、有口難開

1.解釋: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2.拼音:yǒu kǒu nán kāi

3.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

4.譯文:如今我們捉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會讓你有話也說不出來。

五、閉口結舌

1.解釋:閉著嘴不說話

2.拼音:bì kǒu jié shé

3.出處:《快心編初集》第一回:「眾人問知是郝家難為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4.譯文:眾人打聽知道是郝家難為他,所以閉著嘴不說話不搭理別人。

六、吞聲忍恨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tūn shēng rěn hèn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

15樓:彥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有以下34個成語:

閉口無言:閉住嘴巴不言語。形容對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覺得理虧而無話可講時的情態。參見「閉口不言」。

沉厚寡言:樸實穩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有口難分:分:分辯。有嘴難分辯。形容難分辯清楚。

避而不談:躲避開而不肯說。指有意迴避事實。

金人緘口:金人:銅製的人。緘口:封嘴,指緘默不言。銅人閉口不講話。形容言詞謹慎。亦作「金人三緘」。

閉口藏舌: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啞口無言: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相對無言:指彼此相對說不出話來。

三言兩語:幾句話。形容話很少。

沉吟未決: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守口如瓶: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閉口不談,象瓶口塞緊了一般。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重厚寡言:持重敦厚,不愛多說話。

一言兩語:為數不多的幾句話。

百口難分:即使有一百張嘴也難分辯清楚。猶百口莫辯。

一言半語:指很少的一兩句話。

笨嘴笨舌: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有口難言:言:說。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或不敢說。

張口結舌: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

緘口無言:緘口:閉著嘴。閉著嘴,不說話。

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於說話。

杜口無言:閉住嘴巴,不出一言。

沉吟不語:沉默地思量著,不說話。引伸為遲疑不決的態度。

自不待言:大家心裡明白,不必再用言語解釋。

無可奉告:沒有什麼可以告訴對方的。

不言不語:言:講,說。不說話,悶聲不響。

有嘴沒舌:形容不善言辭。

欲言又止:想說又停止不說。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拙口笨腮:猶拙嘴笨舌。

一問三不知: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

閉口結舌:閉著嘴不說話。猶言閉口藏舌。

齒落舌鈍:年老掉齒,說話不清楚。

笨嘴拙舌:拙:不巧。形容沒有口才,不善言辭。

啞口無聲: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口無言」。

一言不發:一句話也不說。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言不語,一聲不吭,無話可說,

17樓:wz漫步人生路

1.閉口不言

2.杜口木舌

3.噤若寒蟬

4.緘口結舌

閉口不言:閉著嘴,什麼也不說。

杜口木舌:閉著嘴說不出話來,比喻緘口不言,形容不敢說話。

噤若寒蟬:像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緘口結舌: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形容人說話沒人聽的成語

18樓:子房志亡秦

對牛彈琴,雞與鴨說,心不在焉,神遊太虛。

19樓:雙手合十已習慣

深入骨髓

發音 shēn rù gǔ suǐ

釋義 形容達到極深極重的程度。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回:「高太尉著令醫人**,見丘嶽重傷,恨梁山泊深入骨髓。」

示例 無

形容乙個人說話卻找不到 重點的成語有哪些

20樓:萱妃子笑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答案如下:

模稜兩可 詞不達意 捨本求末 避重就輕 語無倫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滿意請採納

形容人說話沒人聽的成語,形容說話沒有根據成語

對牛彈琴,雞與鴨說,心不在焉,神遊太虛。深入骨髓 發音 sh n r g su 釋義 形容達到極深極重的程度。出處 明 施耐庵 水滸傳 第八十回 高太尉著令醫人 見丘嶽重傷,恨梁山泊深入骨髓。示例 無 用哪個成語形容人的地位低說話沒人信 人微言輕 地位低 說話不受人重視。人微權輕 微 低下。指人的資...

形容說話態度不好的成語,形容人說話態度不好的詞語

汙言穢語 w y n hu y 生詞本基本釋義 指骯髒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話語 出 處 女語論 和柔章 百科釋義 汙言穢語是漢語詞彙,拼音w y n hu y 出自 女語論 和柔章 形容人說話態度不好的詞語 冷嘲熱諷,語言刻薄,拒人千里,一幅驢臉,冷若冰霜,面無表情,敷衍了事,草草了事,不冷不熱,代答不...

形容人說話沒有感情的成語,形容沒有感情的人成語

哀而不傷 哀 悲哀 傷 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 另形容詩歌 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出處 論語 八佾 子曰 關雎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哀感中年 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言語 謝太傅 安 語王右軍 王羲之 曰 中年傷於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