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鑑讀後感,冰鑑讀後感?

2021-03-03 21:04:04 字數 5955 閱讀 8898

1樓:匿名使用者

選擇《冰鑑》這本書緣於書名和作者,本來自以為曾國藩所著的冰鑑,是給予後人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和借鑑,但是真正閱讀了這本書以後才知道原來《冰鑑》是一本「相術」書,是曾公對自己相人識人的總結。

曾國藩是近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具有爭議的人物,他一生嚴以律己、賞罰分明、勤儉節約、修身養性、崇尚氣節、治學嚴謹、為人正直,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同時,他又積極向西方學習,開展洋務運動,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兵工學堂、設立中國第乙個翻譯館,派遣中國第一批留學生,為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他一生充滿了坎坷和曲折,既有榮耀之處,也有挫折之時,但是他憑藉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功夫,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成就了不凡的事業,受到後人的敬仰。曾公所處清朝晚期,正值內憂外患社會動盪之際,曾公憑藉相術來觀人識相,選拔人才,網羅了諸如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等一批俊傑。

冰鑑的解釋,冰者—明淨,鑑者--鏡也,「冰鑑」比喻明察秋毫、洞悉內情。冰鑑全書共分七篇,即神骨篇、剛柔篇、容貌篇、情態篇、鬚眉篇、聲音篇、氣色篇,貫穿於整篇文章的主題是看人的方法,曾公的相術通過對人的言、行、神、情等方面的觀察,總結出人的性格特徵、人格品質、內心活動、精神面貌、處世經驗,繼而歸納出人的前途和命運。

每一篇的精華之句如下:

神骨篇: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剛柔篇:剛柔,則五行生剋之數,名曰「先天種子」,不足用補,有餘用洩。

容貌篇: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胸腹手足,實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氣。

情態篇:容貌者,骨之餘,常佐骨之不足。情態者,神之餘,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觀人精神,乍見觀人形態。

鬚眉篇:「少年兩道眉,臨老一付須。」此言眉主早成,須主晚運也。

聲音篇: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輕清上浮,重濁下墜。始於丹田,發於喉,轉於舌,辨於齒,出於唇,實於五音相配。

氣色篇:面部如命,氣色如運。大命固宜整齊,小運亦當亨泰。

《冰鑑》中看人主要是從以下九個方面綜合考察:

其一,看人的神色。觀神是《冰鑑》的核心所在,神是看人的第一要訣,神主要是指發自內心的心性品質,集中體現在面部,「一身精神,俱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乙個比喻:

山上的泥土經常流失,但它卻不會崩塌,因為是有堅硬的岩石鎮守。乙個人的精神狀態都能從他的兩眼看出來,乙個人骨相的好壞都集中在一張面孔上面。人的神有清濁之辨、有邪正之別,同時也有虛實之別;兇惡之人目露兇光;仁愛的人目光誠懇而莊重;勇敢的人目光炯炯有神,心懷奸邪的人眼睛閃忽不定、動若螢光;心無雜念,堂堂正正的人,目光鎮定有神。

其二,看人的精神狀態。觀精是指乙個人才智能力在氣質上的外部顯露。品質的複雜,加上個人修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精神飽滿,則朝氣蓬勃;精神空虛,則內心幽暗;有些人的精和神表露不明顯。

精條達暢明的人,聰明敏慧;精粗疏暗味的人,魯鈍愚笨。

其三,看人的筋。觀筋,筋和骨經常聯絡在一起考量乙個人的力量勇怯,筋剛硬則說明為人勇敢;筋軟弱則說明為人怯弱。

其四,看人的骨頭。神和骨是識別乙個人的門戶和綱領。骨健,其人強壯;骨軟,其人軟弱。

其五,看人的氣是否旺盛。觀氣,可以發現乙個人的沉浮靜躁。沉得住氣,臨危不亂,此人堪當大任;浮躁不安,毛手毛腳,難以集中力量攻堅。

往往半途而廢。底氣足,幹勁足,做事能集中精力且持久;底氣虛,精神易渙散,多半途而廢。

其六,看人的臉色。觀色,色是乙個人的情緒表現,是乙個人的氣質、個性、品格、學識、修養、閱歷、生活等因素的綜合體現。曾國藩認為:

「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激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也就是仁善厚道之人,有溫和柔順之色;勇敢頑強之人,有激奇亢厲剛毅之色;包容智慧型之人,有明朗豁達之色。 「色」愉者其情歡,「色」沮者其情悲。

也有不動聲色之人,需從其它角度來鑑別他們的情緒狀態。

其七,看人的儀表。觀儀,儀表堂堂的人往往內心陽光、人生積極;儀表不整的人往往內心有愁苦之事或內心晦暗。儀態端莊大方,修養深厚,素質高;儀態邪頑,畏縮卑瑣,修養淺薄,素質差。

耿介忠直的,儀態堅定端莊;果敢決斷的,儀態豪邁勇猛;坦蕩無私的,儀態安詳。

其八,看乙個人的態度。觀容,乙個人的內心活動,必然在臉上有所表現。容止不正,其人必然心懷他念,需要考察其真正的動機和想法。

容止正派,其人內心純粹,無龐雜,不會輕易見利忘義。一般而言,容止莊猛的,勇武剛健;容止沉穩的,則謹慎有節;容止聖端的,則肅權威威嚴。

其九,看人的語言。觀言,言為心聲,是思想的體現,也是判斷乙個人才略的重要方面。語速較慢則為人心胸開闊;語速較快則為人心胸狹窄。

冰鑑中總結出相人的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不過冰鑑書中也運用了很多相學中的知識,比如周易、莊子、**相法等等,由於涉及的知識面尤其中國的古文化,本人未曾閱讀過上述書籍,因此冰鑑中的許多內容無法理解,因此對於冰鑑的感受也只是很膚淺的了解。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際交往關係越來越複雜,接觸到的人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於管理事務所而言,如何在各種人中甄別人的優劣,選拔有德有智的人才成是一大難題。曾公的《冰鑑》是對相人和識人的總結,我要好好學習,現在看第一遍還是很多東西不理解,僅僅是記住了一些很淺顯的道理,根本無法在實踐中運用。接下來還準備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直至能深刻的理解,然後慢慢地運用在實際選人上,看看冰鑑給我的實踐會帶來什麼樣的人才—這才是看冰鑑的意義。

跪求 3000字名人傳記讀後感 30

2樓:是發言稿

這是本人第一次看有關曾國藩的書,閱讀之前,坦率地說,本人對其理解甚少。所以今日寫此書評,也只能算是**。 第一次見到曾國藩這個名字,是在小學上歷史課的時分,一兩行文字概括了他的終身最大「成就」—勝利鎮壓安定天國運動,當時的印象就是曾國藩是個不折不扣鎮壓中國農民起義的大劊子手,換句話說就是晚清腐朽政權的走卒。

一晃兒多年過去,再聽到這個名字卻是在去年參與的一次培訓課堂上,乙個台灣講師對他很推崇,並向本人們強力引薦《冰鑑》這本書。眾所周知,曾國藩善於識人、選人、用人,《冰鑑》這本書寫的就是他看相的學問。《論語別裁》一書中曾談到: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傳播下來的只要一套--《曾國藩家書》。其實傳播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鑑》這一部書。"曾國藩德相術口訣: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肉體; 主見看指爪,風雲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全在言語中。 彼時,本人對心理學很感興味,對面相之術也很獵奇,當時,還很鄭重地抄下了這個口訣,並畫下了那幅巨集大的面譜,但從此就放置一邊,再沒掀開。 最近看到曾國藩的名字,就是前兩周去左近的圖書館借書,恰看到書架上有這本傳記,一時獵奇,借了回家,想看看曾國藩在他的侄兒筆下到底會是怎樣乙個人。

這本書用了兩天讀完,覺得還不錯,資料翔實,立論客觀,讓本人對曾國藩的認識也慢慢有了一點概念。本書初以《曾國藩之生平與事業》問世於2023年,一時洛陽紙貴。作者系曾國藩的侄子,所以全文寫作多是簡化文言文,讀起來有些費力,有些章節內容多有反覆,脈絡不夠明晰,文學欣賞性不夠強,但作為一本研讀歷史的素材來看,已是綽綽有餘。

最可貴的是本書編選了曾國藩的若干詩文、筆記、書信,與正文相照應,能夠理解到真正的曾國藩,但前提是要具備一定的文言文功底。 關於曾國藩的評價,近百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曾國藩表揚者有之,斥罵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國藩鎮壓安定天國時,即有人責其殺人過多,送其綽號「曾剃頭」。

到了2023年「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賊,致使曾國藩也覺得「內咎神明,外咎清議」,以至有四面楚歌之慮。但在本書裡,作者立場鮮明: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之臣,正是由於他勝利的鎮壓了安定天國起義,才得以使清朝又持續了60年壽命,中國沒有提早土崩瓦解。

而近代關於安定天國的歷史評價早已從教科書上一邊倒的積極表揚轉為較客觀的歷史評價,安定天國起義固然是一次大型的農民起義運動,但是它並沒有給農民帶來解放,只是換了某種名義把農民仍舊約束在封建剝削制度之上,從洪秀全入住南京後給後宮嬪妃立下的「十不准」就能看出其與腐朽的清朝統治政權沒什麼區別;另外安定天國不加剖析地反對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當時和後世社會產生了不良影響。曾國藩與安定天國的比賽,與其說是一次封建地主階級對廣闊農民的鎮壓,不如說是兩者迥然不同的政治思想之間的一次比賽,由於曾國藩是鐵桿的儒教衛道士,而洪秀全反對的則是**教,宗教這個東西是最具有排他性的。書裡曾提及「記得有一位日本學者說起,曾國藩和天平天國的戰爭,是一幕東方的宗教戰爭,這話真實有幾分可信。

」 歷史這個東西是最講不清的,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種歷史,這裡就不糾纏於曾國藩的歷史功過了,只談一點,本人對曾國藩自己的印象。 全書給本人印象最深的是曾國藩的虛心求過及鍥而不捨。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曾國藩過人之處在於他平常每天自己找出差錯,請旁人指出差錯,等到覺得差錯存在時,再用極大地毅力來改正。他曾在日記裡寫道:「前以八德自勉,曰:

勤,儉,剛,明,忠,恕,謙,渾,近日於勤字不能理論;于謙、渾二字,尤覺相違,涑愧無已。(甲子四月)」曾國藩求過的第二辦法,便是懇求朋友和兄弟直言相告。他說:

「餘身旁須有一胸襟恬淡者,時時伺吾之短,以相諫規,庶不使『矜心』生於不盲目。」 聯想今日,許多紅了的所謂「名人」,別提自查差錯了,就連他人的意見主動送上門來都懶得理睬,聽而不聞。一時間批判意見聽得多了,以至會惱羞成怒,反咬一口,比方前段時間李少紅攜新版《紅樓夢》中的年輕演員們到上海錄製節目時忽然心情失控,責備**往常對新《紅樓夢》滿是挑刺和負面報道。

「本人以為新《紅樓夢》播出以來**不斷以挑刺的目光來對待本人們,從不寫本人們好的**,只寫負面報道,這是什麼心態?重複黑《紅樓夢》,這太武斷了。」本人想曾國藩假如活到今天,聽到此番行動,不知作何感受。

不論怎樣,不論處於什麼時期,這種虛心求過,嚴於律己的肉體還是值得倡導和自創的。 曾國藩在年輕時曾立下著名的「日課十二條」,作為他每日生活的標準:

一、主靜:無事時劃一嚴肅,心如止水;應事時專注不雜,心無旁物。

二、靜坐:每日須靜坐,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拂曉即起,絕不戀床。

四、讀書不二:書未看完,絕不翻看其他,每日須讀十頁。

五、讀史:每日至少讀二十三史十頁,即便有事亦不連續。

六、謹言:出言慎重,時時以「禍從口出」為念。

七、養氣:氣藏丹田,修身養性。

八、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隨時將自己當作養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記下茶餘偶談一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誤,否則最易溺心喪志。 十

一、作字:早飯後習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皆作為功課對待,絕不留待次日。 十

二、夜不出門:臨功疲神,切戒切戒! 其中有四條他不斷鍥而不捨,堅持到最後。分別是:

一、起早;

二、寫日記;

三、讀史十頁;

四、記茶餘偶談。這四件事,他終身未連續,從而構成了一套自己的修身理論和修身辦法,並為世人留下了著名的家書和日記。 有人可能以為寫日記並責難事,但寫日記用楷書,並且終身不時,還是需求相當大的毅力的。

即便在他軍務最忙碌的時分,他也不肯曠費,直到他臨死的前一天,本人們還能夠看到他最後一天的日記,這種有恆的肉體,正是他終身輝煌的**,也是本人們最值得效法的。至於讀書,曾國藩在同治十年的時分,曾經六十一歲,並且右眼失明,許多人勸他靜養享福,但他仍舊讀書不息,決不使時光虛度。 有意義的是,曾國藩的失敗閱歷在此書中也有記載。

他年輕時曾連考兩次會試不中,隨後又努力溫習一年,在虛歲28歲時,道光十八年(1838)殿試考中了同進士,從此之後,一步一階的踏上仕途之路,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在他初戰安定天國時,也曾「初失利於岳州,後挫敗於靖港,憤急之餘,兩次投水自殺,都為左右救起,得以不死。」可見曾國藩雖終生修身,但終歸也是個凡人,也有曾經過不去的坎兒,若非左右救起,那麼中國後期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這兩件事情,也再次佐證了「失敗是勝利之母」,假如年輕的曾國藩在兩次落第之後放棄走仕途之路,很有可能他會反覆他父親的老路,去當私塾先生了,那對風雨飄揚中的晚清和中國無疑都是一巨集大損失。「今天很嚴酷,明天更嚴酷,後天很美妙,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著後天的太陽。」這是馬雲在阿里巴巴經常說的一句名言,亦即要永不放棄,本人想曾國藩是深諳此理,並事必躬親之。

總而言之,這本書關於喜歡曾國藩或愛好歷史真相的人,還是值得一看的,引薦一讀。

讀後感怎麼,讀後感怎麼感?

一 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 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 讀後感 也可以用 讀 有感 二 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我們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

《菜園》讀後感,《菜園》讀後感

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塊 碧綠的翡翠.這就是父親的菜園.父親在這樣荒涼的山坡上,居然能種出這樣一塊翡翠,為什麼呢?父親的菜園 裡的父親的優秀品質令人難忘。一條新修的道路使我家失去了四季常綠的菜園,終於有一天,父親望著總也盛不滿的菜碗,決定重新開墾菜園.強烈的責任心促使父親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父親...

獅子讀後感,獅子 讀後感

讀了一本書 bai或一篇文章後,有所du感而寫成的文章就是讀zhi後dao感。1.今天,我讀了.一文內使我深受感觸 2.翻開書容,幾個字印入的的眼簾,不禁讓我想起.3.或者引用名言開頭,在引出內容 結尾一般是 1.這片文章是我深受啟發.看 獅子 觀後感 400百字左右 獅子 觀後感 從前有乙個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