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想睡覺,總想睡覺是什麼原因?

2022-11-12 07:40:01 字數 6136 閱讀 3087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人的一生中,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乙個人是多麼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睡眠的質量決定著生活的質量。可是乙個人為什麼要睡眠?

這個問題一直是科學家想要徹底解決的問題。最近,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道,科學家們針對睡眠的原因提出

了幾種說法,從養精蓄銳的淺顯理論到涉及記憶處理的複雜理論,對人類的睡眠進行了全面的**。

睡眠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它們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

科學家們發現,睡眠可以分成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種叫做快波睡眠,也有人把這種睡眠狀態稱快速眼動睡眠。顧名思義,就是睡眠時眼球轉動得很快,大腦也非常活躍,人做夢都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另一種狀態是叫做慢波睡眠,它是第一種狀態的深化,睡眠人進入了更深的無意識狀態。科學家發現,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兩種狀態也在睡眠過程中交替出現。

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睡眠是讓大腦和小腦休息的。動物需要睡覺,而沒有大腦的植物不睡覺;人體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臟,是不休息的。這表明睡眠是整個腦部特有的現象,至少慢波睡眠可以使腦部修補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害。

自由基是新陳代謝的副產物,可損傷人體細胞。其他器官可以通過放棄和替換受損細胞來修補這種損害,但腦無法這樣做,只能讓人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慢波睡眠狀態,人體組織才能利用這段難得的「閒暇時間」進行「搶修」作業。那麼快波睡眠又有什麼作用呢?

有些研究者提出,這是腦部在進入慢波睡眠之前所做的「準備動作」和「整理動作」,是對慢波睡眠的補充。可是也有研究者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快波睡眠可能與早期腦部發育有關,但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睡眠在20歲時會突然產生變化

我們的作息都是受生物鐘控制。這個週期一般是24小時。但是這也因人而異。作息週期短的人屬於「雲雀型」,他們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而另一種被稱為「夜貓子型」,這類人晚上異常活

躍,早上則很晚才起床。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提爾·隆納柏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對人一生中各個時期作息時間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對25000名年齡在8歲與90歲之間的研究物件進行了調查。在一一詢問他們的作息時間後,研究人員獲得了相關的一些資料。

青少年早上嗜睡是因為他們晚上去舞廳跳舞的緣故,還是他們因為晚上要去舞廳才在早上「養精蓄銳」?通過調查,研究人員計算出他們睡眠的「平均中間點」,即他們入睡後與睡醒前的中間時間。

在將這些「中間點」與每個人的年齡對比後,研究人員發現,在20歲前,兒童的睡眠時間會逐漸延長。20歲後,這種情況會突然改變,時間點又開始向前推移,也就是說,他們的起床時間開始提前。隆納柏格教授說,他還無法確定這種變化究竟是由於行為原因還是環境因素。

但他相信這種作息習慣的突然改變與人的生理有關。「我們第一次找到了青春期結束的時間分水嶺。」

他指出,這種時間變化的早晚同時也表明女性比男性發育的要早。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女性一般在19.5歲時青春期就已結束,而男性結束的時間到20.9歲時才會到來。

科學家還發現,睡眠太少就會造成「睡眠債務」

科學家們發現,每個人需要睡眠的時間長短依賴於多種因素,包括年齡。對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7至8個小時是最佳的睡眠時間,當然,有些人可能睡的時間少一些,每晚只需5個小時,而另有一些人則可能長一些,每天多達10個小時。如果乙個人在前幾天缺覺的話,那麼他或她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會增加。

睡眠太少就會造成「睡眠債務」,就跟在銀行裡透支一樣,最終,你的身體將要求這個債務一定要償還。我們似乎不能適應睡眠時間比需要的時間要少,即使我們可能習慣了減少睡眠的日常工作安排,但我們的判斷力、反應能力以及其它官能仍會被削弱。

人們變老後,儘管他們所需的睡眠時間與青壯年時所需的睡眠時間一樣多,但他們的睡眠會更「淺」,而且時間跨度也更小。也就是說,每一覺的時間少了。差不多有一半的65歲以上的老人經常面臨睡眠問題,比如失眠等,而許多年紀大的人的慢波睡眠階段經常變得非常短,或者完全沒有,這種變化對老年人來說是正常的,或者是因為老年人普遍存在著的健康問題引起的,或者由於對這些健康問題進行**而引起的。

睡眠不正常就有可能損害人的健康,或者引發混亂、挫折、沮喪等情緒

睡眠和健康關係密切,睡眠不好,身體機能就會發生紊亂,比如,中風和哮喘這樣的問題就經常發生在夜晚或凌晨,這可能是因為荷爾蒙、心跳速度以及與睡眠有關的其它特性變化引起的。

幾乎所有精神失調的人都有睡眠方面的問題,比如心情沮喪的人經常在凌晨時醒來,而且無法再入睡。缺乏睡眠還會引發癲癇症發作。健康的人如果極度缺乏睡眠,可能會導致進入精神疾病的偏執狂和幻覺階段,而中斷睡眠則會引發燥狂抑鬱症患者的癲狂(興奮和極度活躍)。

有其他身體機能紊亂的人,包括阿爾海默症、中風、癌症和頭部受傷等,也經常發生睡眠問題。這些睡眠問題發生在腦區和控制睡眠的神經傳遞素發生變化時,或者由於服用控制其它紊亂症狀的藥物時發生。一旦發生睡眠問題,就有可能損害人的健康,或者引發混亂、挫折、沮喪等情緒。

不能睡眠的病人會更注意身上的疼痛,也許會增加止疼藥的服用量。

現在的人們普遍有一種「濫耗精力」的習慣,這會讓人們極度缺乏睡眠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你在白天感到昏昏欲睡,這說明你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如果你躺下5分鐘後就睡著了,說明你也許嚴重缺乏睡眠。醒著時有時會出現短暫的昏睡(尤指失去正常睡眠者的陣發性昏睡,通常僅持續1至10秒鐘)或者很短的睡眠現象,這也是睡眠缺乏的另乙個標誌。

在許多情況下,人們不知道自己經歷過短暫的昏睡現象。現在的人們普遍有一種「濫耗精力」的習慣,這會讓人們極度缺乏睡眠。

許多研究清楚地表明,缺乏睡眠是危險的。用駕駛模擬器或者進行手眼協調工作進行試驗,結果發現,缺乏睡眠的人與喝醉了酒的人表現一樣差,甚至是更差。缺乏睡眠還會增加酒精對身體的傷害作用,所以,乙個疲勞的人喝酒的話會比休息好的人喝酒更有害。

2樓:江武閔含嬌

可能太累了,適當休息一段時間。

3樓:練黎天文康

經絡不暢通,血稠就想睡覺。

4樓:端泰釁青旋

可能太累了,注意休息。

5樓:

因為累啊~強大的腦力勞動,比較困就對了……

把自己在白天最有效率的時間花在自己最薄弱的環節,依次類推,比較困的時間就對對做的卷子之類,效率提高比熬時間有用,如果實在是有事做又比較困就用冷水洗臉,喝茶葉咖啡之類…。

6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還是早睡 十一點多吧 還有要多調節 別一直學 定期鍛鍊

7樓:高初許湛藍

你可能濕重,建議中醫調理

總想睡覺是什麼原因?

8樓:岡達子無悔

原因:1、夜間睡眠差,或睡眠時間過短。

2、有睡眠呼吸暫停,即睡眠中有呼吸間歇現象。

改正方法:

1、調整一下自己的這種生活狀態。

2、平時的時候要多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3、在飲食方面進行一下調整,做到飲食的營養全面均衡。

4、另外,最好睡前喝一杯眠夢香,溫水衝食,堅持一段時間,幫助舒適睡眠,提高睡眠質量,促進深度睡眠。

9樓:蒼濤封曉燕

可能是疲勞吧,疲勞分身體疲勞和心理疲勞。身體疲勞得上醫院檢查,心理疲勞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工作或生活壓力太大而引起,那要學會自我釋放;另一種是工作或生活太平靜,感覺無所事事,沒有精神動力,變得有點麻木,那應該自我加壓

找點能提高

自己的事做做。

10樓:匿名使用者

1.很有可能是空調間裡呆太久

2.很有可能是電視機

前或電腦前呆太久

3.可能是人本身比較懶散的原因

4.可能是腳睡的太多了(注意!覺睡的過多了人反而會越來越累哦!)5.生活太無聊,沒愛好,沒興趣

6.或許是體質原因

(本人每乙個暑假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都是因為1,2 這兩個原因啦)建議多出去遊玩下或報幾個興趣班,再懶也也要逼迫自己

11樓:齊無忌

可能得了抑鬱症,也可能是更年期毛病。請到醫院檢查便知。

可能現在工作或生活的節奏不斷加快給你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感覺光想睡覺,做任何事都犯愁,不想和他人交流,包括好朋友,焦慮煩燥,需要調節心態, 使自己身心健康。

適當調整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定好鍛鍊身體的時間,經常散散心,放鬆繃緊的神經。

如何緩解和消除精神壓力呢?

緩解壓力的方法:回家後先大聲吼 2 分鐘要將心裡的怨氣發洩出來;再坐在沙發上靜靜地聽輕** 15 分鐘,過後你就會覺得心裡舒服多了。或者將自己心中的不滿向家人或好朋友傾訴,也能得到解脫。

希望通過心理調節,你能正確對待類似情況,使自己身心愉快。

平時應該多聽**,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不僅能給人美的薰陶和享受,而且還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鬆。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就忘掉憂慮,笑口常開。

還應該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有利於人的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於舒緩人的精神壓力。勇敢地面對現實,不要害伯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確處理事務。

要廣交朋友,經常找朋友聊天,推心置腹的交流或傾述不但可增強人們的友誼和信任,更能使你精神舒暢,煩惱盡消。

12樓:匿名使用者

睡不醒的狀況很普遍,但是老想睡覺可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它是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過渡階段,在身體上、心理上沒有疾病,但主觀上卻有許多不適的症狀表現和心理體驗。 如果不想通過藥物**就要多運動,讓身體機能興奮起來,讓汗水流出來,不要總是處於無精打采的狀態.

運動不需要每天都去,每週運動一次也可以達到效果.

13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看自己近段時間是否太過勞累;再者就是檢查身體是否那塊機能有問題,如血脂高、血粘稠以及鉛超標等自己分析吧;第三就是最近短時間思想壓力過大,精神有負擔?

14樓:欲開芙蓉

原因很多,但不知道你屬於哪一種,最好下次再問別人的時候說詳細點,因為頭暈很多原因都能造成,比如,血壓高或低,腦供血不足,身體虛弱,血糖低等等

為什麼老是想睡覺

15樓:性寧辜戊

房主您好

介於您的問題

基於專業回答~

所以請看完後

做出正確評價

5顆星謝謝您的合作!

cc專用

杜絕複製!

中醫稱嗜睡為「多寐證」,其特點是:不論晝夜,時時欲睡,喚之能醒,醒後復睡。中醫認為嗜睡是陰氣太盛,陽氣虛弱以及脾虛等**所致。中醫分兩型**:

脾虛溼重型:主證為身體肥胖,胸悶,身重乏力,食慾不振,食後困倦易睡,或大便溏稀及痰多,舌苔白膩。方用平胃散合三仁湯加減:

蒼白術各10g,厚朴6g,陳皮6g,豬茯苓各12g,苡仁15g,制半夏10g,砂蔻仁各6g,炒三仙各10g,滑石10g,貝母10g,木香6g,車前草15g。

陽氣虛衰型:年老體弱或久病之後,神疲乏力,食慾不振,懶言多汗,畏冷肢涼,舌苔白潤。方用附子理中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制附子6g,黨參15g,白朮10g,乾薑6g,黃芪15g,當歸10g,公升麻6g,陳皮6g,柴胡10g,炙甘草5g,炒三仙各10g。

並可用針灸或耳針等綜合**之。

西醫認為老年人嗜睡,多見由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供血不足而缺氧所致。關於中風的腦血管意外及高熱昏迷等嗜睡,不屬此範圍,所以不在此討論。下面談談動脈粥樣硬化:

人身的大小動脈,隨年齡的增長而動脈內逐漸有膽固醇等脂質沉積在動脈壁上,形成粥樣斑塊,使動脈管腔變小,血流不暢,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1)腦動脈硬化時,易引起嗜睡、頭暈,病程久了,腦動脈進一步硬化,可引起中風(腦血栓等),有的可成痴呆等。

(2)表現在心臟方面的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冠心病(如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3)腎動脈硬化者,可引起腎功能不全。

**:軟化血管(包括降脂、活血等)。中藥:

川芎10g,赤芍10g,丹參15g,三七粉(衝)2g,制首烏15g,澤瀉15g,茺蔚子15g,黃精15g,虎杖15g,桑寄生15g,決明子12g,山楂15g。

成藥:複方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3片。丹七片:每日3次,每次3片。活血通脈片:每日3次,每次5片。上藥的一種,並配合癒風寧心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服。

飲茶:因茶葉中含茶色素,軟化血管,並有興奮、提神作用,所以可常泡濃茶飲之。

西藥:心腦康:有降血脂、軟化血管作用,每日3次,每次2~4粒。

腦心舒:也有降血脂及軟化血管的作用,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2~3片。血脈寧:

也是降血脂及軟化血管藥,每片250mg,每日3次,每次3次,每次1~2片。彈性酶片:為降血脂軟化血管藥,每片10mg,每日3次,每次1~2片。

為什麼我總想睡覺?想睡覺,總想睡覺為啥?

是不是最近精神有壓力啊?放鬆心情 保持睡眠!嗜睡。多運動 把自己練精神 可能你的工作是晚上的。想睡覺,總想睡覺為啥?日間過度睡眠,也稱為日間嗜睡,具體原因如下 1 夜間睡眠不足導致,比如失眠 早醒 夜間睡眠時間較短 睡眠質量差,都可能導致白天精神不濟 嗜睡 2 梗阻性的或者是中樞性的夜間睡眠呼吸暫停...

睡覺老是會抖動是什麼原因,總想睡覺是什麼原因?

您好,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我這裡有兩種解釋,您看看,哪種比較合理,1,我們四肢主要是受大腦皮層的控制,當進入睡眠狀態時,大腦皮層就會抑制四肢肌肉的活動,但是這個時候肌肉神經會有一些自發的運動,加上睡眠狀態時,人體內的血液迴圈較慢,小小的肌肉神經運動會表現得更加明顯。2,睡覺狀態下忽然的抖動...

晚上睡眠充足,為什麼白天還老犯睏總想睡覺

給自己點動力,不要想春睏秋乏夏打盹來找原因,有目標自然不會困 因為有時候我們也不能睡太久的,充足了也不一定就不困,有時候減少睡眠也是一種 的方法的,反其道而行,效果會更好 可以多喝點茶提提神,或是暫時離開工作範圍,活動一下 我也是,尤其在課堂上,只要不足8小時,白天上課就打盹 春睏,開窗透氣,多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