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騎行如何換擋,山地車怎麼換擋最省力最快?

2022-01-07 22:24:52 字數 4965 閱讀 2499

1樓:

山地車騎行換擋的方法是邊騎行邊調動左右把手的變速器進行換擋,讓變速器把鏈條移到齒盤。

一般山地車的變速器都分為兩個部分,左手控制前**,右手控制後飛輪,所以通常都是採用「後為主,前為輔」的方式來進行調整。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2樓:冰涼的右手巨蟹

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為例說明使用方法。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齒輪比來快速騎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實際騎行過程中很快發現這一點的。加大齒輪比(高力矩、低旋動)來騎行時,達不到最適當的騎行(放出最適當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轉的組合)。

這將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和成為引起各種障礙的原因。

變速器的簡單說明

●握把的右邊(可能刻有1~9文字記號)的變速桿是,後變速器換擋用的。

●握把的左邊(可能刻有1~3文字記號)的變速桿是,前變速器換擋用的。

邊騎行邊換擋時,變速器把鏈條移到齒盤。停下來換擋,尚未旋動腳以前鏈條是不會移動的。

通常的使用方法

在普通的路上騎行時,前齒盤(由左邊的變速桿操作)固定在中間(或者最大齒盤※1)。只用後齒盤(由右邊的變速桿操作)比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齒盤則上坡時使用。

後齒盤的齒輪比如何選擇好呢?這要由踩蹬的旋轉數來決定〔前齒盤(中軸)1分鐘的旋轉數〕。那麼旋轉數多少較適合呢?

要根據腳力、技巧、心肺機能不同而各異。一般70~80rpm ※2較合適。

●要加快速度時,開始時以較低的齒盤(後邊的較大的齒盤)起跑,隨著速度的加快換為高的擋次(後面的小齒盤)。

●上坡時速度會降低,降低齒輪比來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順風時會加快速度,提公升齒輪比來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山路上的變速

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後齒盤無法應付路段的變化情況。需要改變前齒盤。只改變前齒盤時,齒輪比相差太大,因此後齒盤也隨著一起改變,以便減少差距(踩蹬的力度)。

●降低前齒盤時,提公升後齒盤。

●提公升前齒盤時,降低後齒盤。

左右變速桿要同時起動。經過練習容易操作的。

前部外和後部內 前部內和後部外的組合

●前為外側(大齒盤) + 後為內側((大齒盤)

●前為內側(小齒盤) + 後為外側((小齒盤)

有些人認為上述組合不好,原因是這種組合使鏈條傾斜,降低鏈條的傳遞能力,損耗鏈條。有時候鏈條和鄰近的齒盤接觸而引起磨損。

註解 ※1:變速的選擇應該根據自已的狀況選擇。例如 常用前變速的中間的齒盤(center),或者常用最大的齒盤(outer)。

假若體力和腳力為30km/h時也許用outer適合?體力和腳力為20km/h時也許用center適合?通過後變速來補償的範圍內,選擇好適合於自已的變速。

※2:70~80rpm是一般的標準,有些人70rpm較適合,有些人旋轉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公升力矩來踩蹬,而是順暢而輕快的旋轉(^-^)。

不要傷到膝蓋,肌肉也不要過於疲勞。盡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勞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自行車換擋怎麼換呀,怎樣用檔騎起來輕

3樓:籍水鄒建章

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為例說明使用方法。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齒輪比來快速騎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實際騎行過程中很快發現這一點的。加大齒輪比(高力矩、低旋動)來騎行時,達不到最適當的騎行(放出最適當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轉的組合)。

這將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和成為引起各種障礙的原因。

變速器的簡單說明

●握把的右邊(可能刻有1~9文字記號)的變速桿是,後變速器換擋用的。

●握把的左邊(可能刻有1~3文字記號)的變速桿是,前變速器換擋用的。

邊騎行邊換擋時,變速器把鏈條移到齒盤。停下來換擋,尚未旋動腳以前鏈條是不會移動的。

通常的使用方法

在普通的路上騎行時,前齒盤(由左邊的變速桿操作)固定在中間(或者最大齒盤※1)。只用後齒盤(由右邊的變速桿操作)比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齒盤則上坡時使用。

後齒盤的齒輪比如何選擇好呢?這要由踩蹬的旋轉數來決定〔前齒盤(中軸)1分鐘的旋轉數〕。那麼旋轉數多少較適合呢?要根據腳力、技巧、心肺機能不同而各異。一般70~80rpm

※2較合適。

●要加快速度時,開始時以較低的齒盤(後邊的較大的齒盤)起跑,隨著速度的加快換為高的擋次(後面的小齒盤)。

●上坡時速度會降低,降低齒輪比來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順風時會加快速度,提公升齒輪比來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

山地車怎麼換擋最省力最快? 20

4樓:瀛洲煙雨

1,一般情況下,前面的牙盤都用2擋。後面的飛輪用5,6,7(不要用最大檔)。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2--5,6,7的組合。

這裡的『一般情況』指:起步,一般騎行,最高速度25-30的騎行。

2,如遇上坡,飛輪減檔即可。視坡度大小變為2--4,3,2,1的組合。

3,如平坦公路上,要拉高速,則先公升後面的飛輪。達到2--8的組合。這時速度一般可達30-35。

如要更快的競技,則再加前面的牙盤,達到3--8的最高組合。此時在踏頻一定的情況下,速度達到最快,一般35-40都能達到。此時若要減速,則應先減牙盤,到2--8,再減飛輪到2--5,6,7。

4,牙盤的1檔,除非上山,一般都用不上。

注意:提倡2--5,6,7的常用組合,是有好處的。

一是減輕飛輪的負擔,要知道,不正當的操作會影響自行車傳動系統的使用壽命,經常使用大輸出比的組合,如2--8,3--8的組合,會使最小的飛輪和最大的牙盤加快磨損。到時候沒玩多久就讓你換飛輪,你就後悔了。

二是減輕起步時的阻力。方便,更快,更輕鬆的起步。

三是保護你的膝蓋。長期只用2--8,3--8的組合,會使膝關節長時間處於緊張、發力狀態。

5樓:sunny丁凱龍

一.常用檔位一覽

1、一般情況下,前面的牙盤都用2擋。 後面的飛輪用5,6,7(不要用最大檔)。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2--5,2-6,2-7的組合.

這裡的『一般情況』指:起步,一般騎行,最高速度25-30的騎行。

2、如遇上坡,飛輪減檔即可.視坡度大小,變為2-4,2-3,2-2,2-1的組合.

3、如平坦公路上,要拉高速,則先公升後面的飛輪.達到2-8的組合。這時速度一般可達30-35.

如要更快的競技,則再加前面的牙盤,達到3-8的最高組合!此時在踏頻一定的情況下,速度達到最快,一般35-40都能達到。 此時若要減速,則應先減牙盤,到2-8;再減飛輪,到2-5,2-6,2-7。

(加速時先加飛輪[1→8方向],再加牙盤[1→3方向];減速時,先減牙盤[3→1方向],再減飛輪[8→1方向])

4、牙盤的1檔,除非上山,一般都用不上。

二.注意事項

1、常用檔位

提倡2-5,2-6,2-7的常用組合,是有好處的。一是減輕飛輪的負擔,不正確的操作會影響自行車傳動 系統的使用壽命。 經常使用大輸出比的組合,如2-8,3-8的組合,會使最小的飛輪和最大的牙盤加快磨損。

到時候沒玩多久就讓你換飛輪,你就後悔了。 二是減輕起步時的阻力。方便,更快,更輕鬆的起步。

三是保護膝蓋。長期只用2-8,3-8的組合,會使膝關節長時間處於緊張、發力狀態,對膝蓋的損傷比較大。

2、山地車起步檔位

山地車設計那麼多檔位的目的,就是讓你根據不同的路況和體能以及風速選擇最合適的檔位。山地車不是用來競速的,不懂得正確變檔,騎行效率不高,並且會加快飛輪鏈條以及牙盤的磨損。有的人甚至需要站起來登踏自行車來起步,只會更費車,損傷膝蓋,同時起步慢,時間長,降低道路安全性。

真正熟練的山地車選手,會很熟練的根據路況變換檔位。道路平坦,速度快起來了就要公升檔;路況複雜,速度慢,甚至需要停下來重新起步時,就需要提前減檔。等完紅燈,仍然能很輕鬆的起步,加速,這才是最正確最安全最省力的做法。

變檔可以很頻繁很熟練,熟練的選手甚至每2秒鐘就改變一下檔位,熟練就可以自由換檔了。

3、保持高踏頻

真正的山地車運動員通常不是去追求一時的速度,而是努力保持自己的踏頻,無論何種路況,通過變檔,使自己的踏頻始終保持在每分鐘90次左右最好。能在不覺得太累和不覺得太輕鬆的的基礎上,用合適的檔位獲得較高的騎行效率!以這樣的最佳狀態,最舒服的踏頻,才能順利完成長距離數百公里的騎行。

有人說『感覺2.7不是特別快』,現在你就應該明白,2--7本來就不是最快的輸出組合,因為這個檔位就是設計用於普信道路/中等速度騎行的,但2-7也是最省力,磨損最小的檔位。如果你要追求速度,請在合適的道路情況下,在體力和速度都拉到30-35的時候,使用3--8的檔位(持續時間不要太長,可慢慢練習加長)。

山地車怎樣挑選?如何挑選山地車

在購買山地車的時候,建議根據自己的體型購買,因為山地車的種類有很多,車架大小也不一樣,如果買的山地車車架大小不符合自己的身形,很可能會非常彆扭。所以在購買山地車的時候,最好試騎一下,通過實踐來驗證,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購買這個型號的山地車,或者說決定購買多大的山地車。挑選車無非就是錢和需求的事情,看你用...

山地車選擇,山地車選擇

國內玩車的,買整車的也就美利達 捷安特較多,買那些品牌的車子,其硬體都沒有問題的。買的時候考慮它的 和其配置是適合自己 價效比如何 購買的時候首先要選準適合自己尺寸的車架。車架沒有選準合適的話,影響騎行時的舒適度。一般身高和車架尺寸的適合建議是如下 身高155cm 165cm的適合用15寸的,身高1...

山地車騎起來有為什麼吱吱聲,山地車騎起來的時候響,是怎麼回事

回答響聲的 的判斷很重要,到底是 響?一般許多認會把這個帽子扣在車架和中軸頭上,大部分情況是誤會了 那麼我們這裡給出乙個判斷響聲的 的順序,如下 1 大部分新車在騎行一段時間後的吱吱的響聲來自座管,判斷的方法很簡單,站立騎行,也就是在你 感覺有響聲的時候就站起來騎試試,蹬個幾圈,看看還響不響?因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