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子女大多也都出息不大,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農民工把子女帶在身邊管教比送回老家當留守兒童,哪種

2021-05-02 21:34:10 字數 2858 閱讀 9299

1樓:暗影獵手

我對農民工有一些了解,想來說一下。。。

首先說他們的子女大多出息不大是比較有問題的,因為每個人所認為的「出息」的標準不一樣,他們很多人認為子女比自己好得多、或者會讀書、或者賺錢比他們多就是出息。社會公認的標準也並不一定是你我所認為的標準,因為人口眾多,大家的想法不一樣的。

只能說,他們的後代面臨著很多問題,你我其實也面臨很多困難,只是兩種問題並不相同,可能他們的問題更迫切、更需要社會的關心。

至於教育後代的方式,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要知道農民工大部分做的是非常辛苦的體力勞動,強度大、時間長,他們在工作結束後常常連自己最基本的個人事務都無力打理,更何況乙個帶在身邊的孩子?同時,農民工工作的地點一般在工地或者大城市,對於他們的收入來說,要在這些地方給孩子乙個號的生長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他們中很多人都經常變換工作地點。反過來,他們在老家的父母雖然不能給予後代很好的教育,但是至少能保證孩子學習、生活環境的穩定性。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整個社會缺少對這個群體的關心,他們的孩子在城市上學難、看病貴、在學校受歧視等等問題也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把孩子留在家中。而等到這些孩子由於缺少父母教育而面臨許多很嚴重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反省的是我們自己,相對而言,他們可以做的、可以選擇的選項真的太少了。。。

沒有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也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幸福的未來,在這個問題上,這些社會底層的人們同你我一樣。

2樓:home藍齊格格

農民工的子女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全社會乙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農民工的子女中不乏有許多很優秀的孩子。所以首先建議農民工的父母要對孩子的教育建立乙個正確的觀點,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去送孩子接受必要的義務教育,多給予孩子應有的關心。所以要把孩子帶在身邊,給他必要的關愛,在他成長的環境中多給予家庭的溫暖,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加有利。

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帶在身邊 對他的人格 品行起很好的引導作用

你說出息不大是因為他們的先天的家庭背景條件不足 想有出息肯定難多了

4樓:cc燈紅酒綠

龍生龍 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基因改良,學而優則為仕

5樓:_紫氣東昇

很不贊同你的觀點`` 只能說是 要比有錢人家的孩子 一開始累點` 在家上看你的目標` 不過有一點要記住 風水輪流轉` 有可能 以後以前有錢 的還不如你`` 這個要看你愛好什麼` 喜歡什麼 愛好什麼就往裡面進`` 不要怕苦 怕累 `

6樓:y切dou是浮雲

請不要帶有色眼睛看人,什麼是有出息??lz肯定不是「農民工」

為什麼農民工的子女大多數也只上了三本專科,出來後和他們父母一樣還是農民工啊?

7樓:沒名的精靈

父母的資源的確會有助於孩子的職場。父母沒有資源,孩子不夠優秀,以後也只能是個普通人。

8樓:浮生兀楚

農民工沒什麼錢,子女上不起好學校,農民工子弟學校教學質量不行,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考上好大學很難。畢業了,也難找到好工作,只能繼續做民工。

9樓:drh極地綠洲

為什麼農民工的子女大多數也只上了三本專科,出來後和他們父母一樣還是農民工啊?這個有自己不努力的有關係,教育資源不公也有關係。

10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當地農民工子弟不少,我接觸過很多,情況確實和你說的一樣。和經濟條件、教育資源都有關,但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家長對教育的態度上。不是我貶低農民工,實際情況是他們大部分教育理念落後,大多數時候對孩子放任自流,想起來關心一下又粗魯乃至粗暴。

孩子本來自制力就差,學習又是枯燥的,外界的**又多,學校和老師不能取代家庭和家長的作用,碰到父母又是這樣的態度,很難激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農民工群體不像去北上廣工作的年輕人,很少有人想過要融入當地,在當地扎根,他們關心家鄉,關心親戚,但對自己實際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就像旅遊,看到的再好也和自己關係不大。現在這樣的心態也延續到了孩子的教育上。

11樓:愛到骨髓喜歡你

並不是說農民工的子女大多數只能上專科,或者本科,只是說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有的小孩子呢,學習能力可能較弱,而且農民工並沒有較好的生活資源,而且缺錢。去給孩子創造更優秀的學習環境

12樓:李文林李倩

農民工的子女為什麼大多數只上三本線專科?那是因為農民工為了工作往往沒有時間照顧和關心子女,帶小孩的學習成績也沒辦法輔導。

13樓:小喜

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父母得思維狹窄,影響了自己以後得發展,現在很多地方逗有上學無用論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怎麼定義農民工的呢?他們的父母是放下家裡的務農事情,走出田頭,進入城市打工,所以,很多人叫他們農民工。但是他們的子女讀了書出來,是做什麼工作呢?

他們原本也沒參加工作過,現在去工地打工還是什麼?為什麼要叫他們農民工?

1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教育資源不夠,所以學習受了很多委屈,只能這樣。

16樓:青蛙愛上**了

因為大多數的農民工子女他們沒有過多的父母的陪伴,他們可能從小沒有接受過父母的教育,沒有好的成長環境,思想也不會像大城市的孩子那樣!

17樓:朕是太陽風

農民工的子女,從根本上講,和其他的階層的人們的子女都是地位平等的,但是由於生活環境和教育的質量不一樣,就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發展,農民工的子女在父母管教重視的不夠,所以往往我都怕學習上落後一些

18樓:思語新竹

因為大多數農民由於受家庭條件的影響,對子女的教育關心不多,投入就更少了,這就導致了子女學業不是很好,所以只能上乙個三本的學校。

南京農民工子女上學需哪五證

五證包括 1 家庭戶口簿和父母 法定監護人 身份證 這個大家應該都有 2 由公安部門出具的父母雙方在本區居住滿一年的居住證 3 監護人與用工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和個人繳納南京市社會保險滿一年憑證,且無補繳 無中斷 或經工商部門頒發的滿一年的在寧有效營業執照,且在之後一直按規定正常經營 無中斷 滿足其一...

描寫農民工段落,描寫農民工外貌的句子段落

民以食為天,城裡人口有食卻心無民 安得廣廈千萬間,城裡人 會當凌絕頂 卻看不見那盤腰砌牆的身影 有的只是令人髮指的 民工跳樓秀 有的只是無立錐之地棲息廣場卻被清除甚至被汽車故意撞死的慘劇,嗚呼,哀民生之多艱,悲人心之麻木,傷興亡百姓之苦 憤人世之不公。描寫農民工外貌的句子 段落 10 他姓孫,很勤勞...

怎樣解決農民工所面臨的問題,農民工工資問題怎麼解決

農民工問題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應該說怎麼解決 三農 問題,即農村 農民 農業問題。三農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國家也就基本進入 中等發達國家了。我們是內蒙古 烏拉特前旗 明安鎮 六分子村 五千營子社的村民,以下是我村全體社員反應材料。年,村委會向外賣我村的土地200畝約90萬元,給村民每人了1000元,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