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她究竟是哪個朝代的人

2021-03-25 07:09:52 字數 4106 閱讀 5526

1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人。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2樓:緣修來淺

您好,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人。參加的戰爭是對柔然的戰爭。

3樓:林夕文庫

北魏人,也是北魏的英雄。

12歲替父佂。

4樓:上官小釧

是秦國時期後幾百年的,魏國只是古代的其中乙個國家還份南魏北魏,哪時候的國家還沒多大的,戰爭又不止乙個地方,我們國家的民族很多,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華人不是老外,七國變三國,後來又是唐朝變明朝再後清朝變**後面就是我們的新中國,歷史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個朝代,古代的歷史人物一般讀過書的人都很難數得清啦,這麼多朝代花木蘭也是比較出名的。

「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5樓:花戲舞蝶

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又作《木蘭詩》)(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的描述,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係,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衝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所以她的年代肯定是東晉南北朝到隋朝這段時間內,

6樓:綠草如茵

對花木蘭身處的年代,在民間有兩種說法,一是北魏時期的人,另一種是隋唐時期的人。由於花木蘭的事蹟僅僅記載於《木蘭詩》中,在南北朝和隋唐的歷史中並無記載,而且在《木蘭詩》中也沒有記載花木蘭的名字、出生時間和出生地,所以花木蘭的姓氏、生卒年和故里有很大爭議。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花木蘭是北魏時期的鮮卑人,證據有《木蘭詩》是北朝明歌,花木蘭出生應該不晚於北朝;而《木蘭詩》中將皇帝稱為「可汗」,這是北魏時期對皇帝的稱呼;還有北魏時期漢人不能成為府兵,只有鮮卑人才可以;木蘭家很有可能是軍籍,因為只有北魏時期府兵制才這麼規定;花木蘭並不姓花,花為後世所加,木蘭可能是她的真姓,這是鮮卑族的姓氏。

千年以來,花木蘭都以巾幗英雄被後人所熟知,不論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他到底生活在什麼年代,又或者花木蘭這個人物是否是虛構的,她都已經成為中華名族的一種氣節,激勵著抗戰時期的巾幗女英雄們,花木蘭的精神值得讓後人學習。

7樓:落魄惡魔

南北朝時 參加北魏破柔然之戰

8樓:匿名使用者

緊回來了我不是啊我不是啊我不是啊我不是的我也

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真的

9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10樓:低調低調喵喵喵

兩種說法,一是北魏太武帝年間,二是隋恭帝義寧年間。

花木蘭是什麼朝代的人?

11樓:霽雨若初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乙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

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

明代文學家徐渭將《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乙個有名的千夫長。」

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

拓展資料: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蹟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集、歌舞豫劇等。

12樓:向日葵起床了

花木蘭是北魏人。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乙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13樓:射手空空如也

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謝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係,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衝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14樓:京城「老炮兒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現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老弟幼,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十二年,屢建功勳。

15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的,她是歷史上傳說裡的女英雄,富有濃重的美化色彩,關於她的事蹟流傳至今,而且花木蘭是四大巾幗英雄之一,相傳花木蘭代父從軍,既展現了她對父親的孝,也突顯了她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因此被追封為孝烈將軍。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花木蘭是南北朝代的人,是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

17樓:上官小釧

是秦國時期後幾百年的,魏國只是古代的其中乙個國家還份南魏北魏,哪時候的國家還沒多大的,戰爭又不止乙個地方,我們國家的民族很多,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華人不是老外,七國變三國,後來又是唐朝變明朝再後清朝變**後面就是我們的新中國,歷史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換了多少個朝代,古代的歷史人物一般讀過書的人都很難數得清啦,這麼多朝代花木蘭也是比較出名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在歷史上,花木蘭生活的國家,叫做「北魏」。

北魏不是乙個漢族國家。

北魏是鮮卑人的國家。

鮮卑人,是當時的游牧民族。

花木蘭,不是漢人,她是游牧民族。

從古到今,任何漢化的花木蘭形象,都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花木蘭是鮮卑人。

19樓:緣修來淺

您好,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人。參加的戰爭是對柔然的戰爭。

20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北魏人。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21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是南北朝的人。

22樓:林夕文庫

北魏人,也是北魏的英雄。

12歲替父佂。

23樓:石刪胡

花木蘭南北朝人,歷史上沒有這人,只不過是民間老百姓口口相傳,那時候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反映了男女平等,巾幗不讓鬚眉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廣泛流傳,原因是什麼

為了不讓年邁的父親承受征戰之苦 父親年紀太大,弟弟太小,木蘭沒有年長的兄弟。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廣泛流傳,原因是什麼 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因為她覺得父親的年紀太大了,已經上不了正常了,而弟弟卻小了,所以自己就去了,這是講究的孝道 1 木蘭是乙個普通的紡織女郎,在國家危難之際,她...

花木蘭替父從軍,那麼她究竟是哪個民族的人?

學習 木蘭辭 時,我們了解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花木蘭是鮮卑人,根據當時的徵兵體制,只有鮮卑人才有資格加入軍隊。花木蘭電影中的木蘭為什麼要替父從軍?很多人都知道花木蘭的故事,花木蘭是乙個女性,但是自己為了替父親選擇從軍,而且在軍中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乙個有能力的將軍,最終也報效了自己的國家,所以花木...

lol放逐之刃替父從軍花木蘭的面板多少錢

199,不過是馬年限定的,買不了。望採納 我有乙個有 的賬號?要不要?lol瑞文替父從軍花木蘭 什麼樣及特效 lol瑞文替父從軍花木蘭 以及特效如下圖所示 從圖上可以看出,其技能釋放的時候會帶有火焰,而且大招疾風斬如同一團烈火,在釋放q技能和e技能的時候和 表面的火焰相類似,其融合馬年元素,是瑞文的...